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时间:30分钟)——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黄山一检)右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②和④B.激素、递质和酶一般存在于②中C.③中CO2浓度最高,O2浓度最低D.①②④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解析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及物质交换,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由图可知,①②③④分别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其中①②④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细胞外液是组织液和淋巴;激素、递质可存在于组织液中,酶一般存在于细胞内,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答案B2.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解析根据题干及图可以判断出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了内环境;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为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在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及血浆和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答案C3.(·北京石景山期末)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解析本题考查对人体内环境的理解,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突触间隙,突触间隙有组织液。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内。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轴突膜上进行的。答案A4.(·试题调研)根据下图判断,描述正确的是()。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解析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来说,过程a、b、c同样重要;组织液中的CO2对pH的调节有重要作用。答案D考点二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5.(·深圳二调)接近人体的蚊子,可借助汗液散发出的体味寻找适合的部位叮咬。叮咬部位因释放组织胺而出现红肿现象,并产生痒感。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下降B.红肿等过敏反应存在个体差异C“.”汗气为蚊子传递了物理信息D.产生痒觉的中枢是下丘脑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稳态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组织胺会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从而出现组织水肿,A“”错误;汗气为蚊子传递了化学信息,C错误;产生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D错误。答案B6.(·山东济南模拟)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淋巴因子和激素C.若⑧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等解析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故A项错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产生、垂体释放的,故C项错误;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抗原,故D项错误。答案B——提能强化练考点强化·重能力7.(·汕头测评)如图中a、b、c分别表示哺乳动物的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B.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C.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D.细胞3的种类最少解析从图中3种细胞外液之间的箭头方向可以判断出a、b、c分别表示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2是指血细胞,其中的成熟红细胞不消耗O2,细胞3是指组织细胞,细胞的种类最多。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但不含消化酶,消化酶直接由导管排到消化道,不进入组织液。答案B8.(预测题)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d·L-1)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