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提高写字能力光谷二小金地分校张静多年来,学校倾心打造“书香校园”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写方块字,吟诵经典成了老师学生耳熟能详的嘴边话,而孩子的书写水平书写能力依然在“牛耕田式”的模式中徘徊。学生的写字负担很重,一年级安排481个生字,而要求会写的224个。学生感受不到写字的乐趣,学生的能力也并不是很乐观。怎样去突破并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书写方面的能力迫在眉睫。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怎样才能做到“好”呢下面就谈几点关于写字教学方面的思考和做法:一、从基本笔画抓起,激发孩子的写字欲望回顾一年级写字教学,带领孩子认识田字格的之后,从第一个笔画横开始就先示范后书写,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主动性,当他们写出的字像一根根火柴时,我开始意识到被动学习的不合理。于是我让孩子先学会观察,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我试着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这样孩子会很容易记住汉字的字形。比如在教学“人”字时,“人”字很简单,一撇一捺,写起来却十分不易。由于不知道运笔方法,学生写出来的“人”字,就像两根支撑起来的小棍子。我引导学生观察电脑画面上的笔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这“撇”像什么,“捺”像什么,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人”这个字在孩子的心中已经不再抽象了,而变得生动可感起来。比喻,充分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学生按捺不住,自己尝试着写了起来。比如在教学“伞”这个字时,我问同学们你看它像什么呢?有的说像大蘑菇,有的说像大树……想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二、生字教学要先描后临,找出和范字之间的差距一年级起步阶段,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书写还是差强人意。所以不能让孩子直接就拿本子写,而是要写在书上描红,对写字有个初步的感知,描三个字再开始练习写。在教学“十”时,我让学生观察老师正确的运笔之后,我要求学生进行临摹,将学生的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比较,在比较中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有的学生把“十”写得横短竖短,有的横短竖长,有的则把竖写得有点歪,这时我让学生比较“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并加以示范,学生再去二次修改就好多了。教学“皮”时,我觉察到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也很关键。在观察“皮”后,我让学生临摹,学生写出来的“皮”字,五花八门。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写得太短,有的把“又”写的太窄,有的又写得太宽……这时我将他们这些字在黑板上“公开亮相”,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孩子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比较之后的书写,效果令人满意。三、熟练之时让学生自主学写,不到之处教师加以点拨一年级接近尾生,学生渐渐对课堂上老师一个字一个字教有些不耐烦,课堂明显变得嘈杂起来。在反思本上我写到,是不是可以让容易写的字或相近的字让学生说说结构笔画,并且试着写写。于是在教学《识字四》这课时,有“清、晴、请、睛”四个字,因为“青”这个字之前学过,我便放手让孩子说和写,他们一反常态,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发现他们在没有知道的情况下竟然写得很好。这时我变感觉学习方式要从“被动接受”转变成“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这句话的使用价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才能更尽情的去学。四、坚持书写练习,在竞赛展示中发展个性美书字要坚持,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为此我为我们班学生挑选一本《写字好老师》字帖,每个孩子人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