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页1(新课标·通用版)高考一轮总复习共64页2(新课标·通用版)高考一轮总复习体系概览共64页3(新课标·通用版)高考一轮总复习复习导引1.线索指导(1)以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为线索,引申出各种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2)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为线索,系统复习教材中常规实验的原理、过程,并升华实验方法和实验原则等问题。共64页4(新课标·通用版)高考一轮总复习2.重点关注(1)蛋白质和核酸。运用列表法比较二者的异同,并分析二者的联系,同时结合遗传内容明确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原理。重点分析两者结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及与功能多样性的联系。(2)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及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比较归纳各实验的原理、颜色反应、实验材料及相关试剂,总结鉴定类实验的一般操作程序,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分析相关实验的实际应用。共64页5(新课标·通用版)高考一轮总复习(3)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比较分析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共有元素和特有元素,并能辨析某些特殊化合物的种类。3.链接社会蛋白质和血糖鉴定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丝织品和棉麻制品的化合物种类分析及鉴定实验的设计。共64页6(新课标·通用版)高考一轮总复习第1、5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共64页7(新课标·通用版)高考一轮总复习共64页8(新课标·通用版)高考一轮总复习知识排查共64页9(新课标·通用版)高考一轮总复习共64页10(新课标·通用版)高考一轮总复习双基自测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是碳B.SARS病毒和桃树共有的元素是C、H、O、N、P等C.生物体内含有的元素都是生物体所必需的D.Cu、Mn、Mo、B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答案:C解析:生物体内含有的元素不一定是生物体所必需的,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生物体不需要的元素也可能会进入生物体内。共64页11(新课标·通用版)高考一轮总复习2.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A.Ca2+B.SO42-C.Zn2+D.H2PO4-离子K+Na+Mg2+Ca2+NO3-H2PO4-SO42-Zn2+培养液浓度/(mmol·L-1)110.251210.251共64页12(新课标·通用版)高考一轮总复习答案:C解析:根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将它们分成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Cu、Zn、B、Mo等。由于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Ca、S、P等元素,这些元素只有靠根从培养液中吸取,而培养液能为花卉提供Ca、S、P的离子分别是Ca2+、SO42-、H2PO4-,因此花卉对这些离子的吸收量较大。而Zn属于微量元素,因此花卉对Zn2+的吸收量很少。共64页13(新课标·通用版)高考一轮总复习3.人体的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与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A.前者为蛋白质,后者为脂肪B.都是水C.都是蛋白质D.前者是水,后者是脂肪答案:B共64页14(新课标·通用版)高考一轮总复习4.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A.→→浅蓝色棕色砖红色B.→→无色浅蓝色棕色C.→→砖红色浅蓝色棕色D.→→棕色绿色无色答案:A解析: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后,立即生成浅蓝色的Cu(OH)2沉淀,加入还原糖溶液后,在加热的情况下,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棕色是中间过渡颜色。共64页15(新课标·通用版)高考一轮总复习5.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②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离不开水③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④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强弱关系不大⑥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A.①④⑤B.②④⑥C.⑤⑥D.①⑥共64页16(新课标·通用版)高考一轮总复习答案:C解析: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