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物理考前30天冲刺押题系列2.6功能关系及其应用【高考地位】1、对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不到位高中学生刚接触矢量与标量,对功有正负但又是标量不能理解,而在计算的时候,又不能准确应用公式cosWFl,误以为计算功套上该公式就万事大吉,岂不知该公式一般仅仅适用于恒力做功。2、不能灵活运用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定理,应用动能定理有很多优点,但是同学对该定理理解不深,或者不能正确的分析初、末状态,或者不能正确的求出合外力的功,或者不能正确的表示动能变化量,导致对该规律的应用错误百出。3、对守恒思想理解不够深刻——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习到普遍适用的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又要学习到条——件限制下的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学生掌握守恒定律的困难在于:对于能量守恒定律,分析不清楚哪些能量发生了相互转化,即哪几种能量之和守恒;而对于机械能守恒定律,又不能正确的分析何时守恒,何时不守恒。4、对功和能混淆不清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一直错误的认为功与能是一回事,甚至可以互相代换,其实功是功,能是能,功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二者的关系应把握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突破策略】1、加深对功概念的理解、掌握功的常用计算方法功是力对位移的积累,其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动能,力做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这两个因素同时存在,力才对物体做功。尤其要明确,功虽有正负,但功是标量,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仅仅是表示力做正功还是克服力做功。功的常用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功的公式:cosWFl,其中cosl是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上的位移,该公式主要用于求恒力做功和F随l做线性变化的变力功(此时F须取平均值)(2)公式WPt,适用于求恒力做功,也适用于求以恒定功率做功的变力功。(3)由动能定理KWE求恒力做功,也可以求变力做功。(4)根据F-s图象的物理意义计算力对物体做的功,如图5-1所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数值等于功的大小,但要注意,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做正功,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做负功。(5)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由此,对于大小、方向都随时变化的变力F所做的功,可以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从能量转化多少的角度来求解。例1:如图5-2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体相对静止在楔形物体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楔形物体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左移动了距离s,在此过程中,楔形物体对小物体做的功等于().A.0B.mgscosθC.FsD.mgstanθ【总结】利用楔形物体对小物体的支持力的竖直方向的分力与重力平衡条件,可求出支持力的大小,从而求出支持力的水平分力大小。例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速度v0开始加速行驶,经时间t后,前进了距离s,此时恰好达到其最大速度vmax,设此过程中发动机始终以额定功率P工作,汽车所受阻力恒为F,则在这段时间里,发动机所做的功为().A.FsB.PtC.21mv2max+Fs-21mv02D.F·20maxvv·t【总结】本题易错之处就在于容易把牵引力分析成恒力,而应用W=Fs求解。例3:用铁锤将一铁钉击入木块,设木块对铁钉的阻力与铁钉进入木块内的深度成正比.在铁锤击第一次时,能把铁钉击入木块内1cm.问击第二次时,能击入多少深度?(设铁锤每次做功相等)【总结】利用平均力求力做的功,或者利用F-x图象求面积得到力做的功,这两种方法应用不多,但在探究问题时应用较大,比如探究弹簧弹力做功的特点就可以用这两种方法。2、深刻理解动能定理,充分利用其优越性动能定理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细节,因此用它处理某些问题一般要比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更为方便,同时它还可以解决中学阶段用牛顿运动定律无法求解的一些变力问题和曲线运动问题,因此能用动能定理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的问题)应尽量用动能定理解决。应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一定要做到不漏力,不多力。(2).分析每个力的做功情况,弄清每个力做不做功,是做正功还是负功,总功是多少。(3).有的力不是存在于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导致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