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家乡独特的端午习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了解汪曾祺及其散文的创作特点态度情感目标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二、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三、教学难点理解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蕴涵的人生情趣和诗意之美四、教学方法自主研讨探究五、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出示儿歌,这首明快的儿歌或许唤起了我们对端午的许多美好的回忆,在你的记忆中,端午节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回味无穷的东西?(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和端午有关的文章《端午的鸭蛋》,可能有同学会觉得奇怪,这端午的鸭蛋有什么值得写的呢?下面,请大家用几分钟的时间自由地阅读课文,并思考“这是的鸭蛋”?(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二、作者一开篇就给我们写端午的鸭蛋吗?在写端午的鸭蛋之前作者写的是什么?(端午的习俗、家乡的咸鸭蛋)写这些有什么用?(渲染端午的气氛,为下文写端午的鸭蛋做铺垫)三、这端午的鸭蛋好吃又好玩,能把这小小的鸭蛋写得如此灵动的是谁?(汪曾祺)汪曾祺是什么人?(学生介绍)有人说汪曾祺是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为什么说他是一个纯粹的文人呢?这恐怕得从他的文章的语言说起。下面,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找一找你喜爱的句子,并谈谈你喜欢它的原因。(学生找、品、分小组讨论并发言)1、淡淡的幽默2、方言入文(从这个地方谈文章中作者的感情)3、动词的使用4、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5、引用手法,使文章增添书卷气,充满典雅之美。……刚才同学们对于第3自然段中的叙述特别感兴趣,下面,请大家模仿第三自然段,写写你所熟悉的清明习俗(如吃糯米饭、吃艾馍等)1四、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的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就好像在聆听一位性情温和、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从这位睿智温和的长者身上学到了什么?(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生活小事中发现生活的情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