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事故处置方案1、总则1.1编制目的提高*街道办事处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区安全、稳定。1.2编制依据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1.3分类分级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火灾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辖区内3个管理区、22个行政村及驻地企事业单位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1.5工作原则①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履行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②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③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分类管理、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第1页共6页的应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决策,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⑤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处理队伍建设,建立信息上报、协调制度,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形成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l.6应急预案体系*街道办事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办事处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我办各管理区、村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指导性文件。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各类预案将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补充、完善。2、组织体系2.1领导机构*街道办事处突发事件处理指挥部是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由办事处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决策工作。2.2办事机构在专项应急预案中,办事处分别成立了专项应急领导指挥部,具体负责处理相关类别的突发公共事件,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决定事项,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配合职责。2.3地方机构各管理区是本行政区域内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负责本区域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必要时,由党工委、办事处派出工作组指导、协助其应对。3、运行机制3.1预测与预警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第2页共6页报告、早处置。3.1.1预警级别和发布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预警信息发布的决定权由区专门领导小组根据党工委、办事处上报的情况实施。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3.2应急处置3.2.1信息报告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部门要立即报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同时通报上级有关领导和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3.2.2先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在报告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3.2.3应急响应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要及时启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