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目标:•1、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洋务运动的地位和作用,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地位。•2、指导学生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复习重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复习难点:对它们的比较近代化的起步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度)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学习西方思想文化1、近代化起步的线索器物层面或物质层面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①代表人物:中央:,地方。②口号:前期:,后期。③主要内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改造陆军,建立新式。创办新式学堂,派出,培养人才。④评价: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自强求富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海军留学生(1)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洋务运动在一定时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3)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①领导人:。③主要内容:(略)④影响: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1)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性质)(2)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作用)(3)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教训)②时间:年1898近代化的起步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①领导人:(图),主要革命活动。②爆发:年,武昌起义。③历史意义:孙中山(1)建立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2)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3)领导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1911(1)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2)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作用)(3)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用)(4)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教训)①主要代表人物:。②评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简称“陈李胡鲁”谐音为“城里葫芦”)(1)前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2)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3)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解放斗争指明了新途径。2、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从到再到,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思想文化3、近代化探索的启示:(1)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2)中国人民具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3)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4、近代化探索经验与教训:(1)学习西方要不断深入。(2)学习西方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中考链接•1、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事件是----•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作用是:•3、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并简单说明理由?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成功了(功绩)失败(教训)戊戌变法的内容:阅读材料材料一:变法的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等;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汰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文化上: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材料二: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材料三: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孤,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今年距这一事件发生多少周年?(2)根据材料一分析哪些内容触犯了封建顽固派和旧官僚的利益?(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变法为什么会失败?(4)该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