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更新教育理念【内容概括】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同时对教学改革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相应改变教师行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主人。二、坚持文道统一,重视学法指导。三、革新、开放的大语文教育观。【正文】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同时对教学改革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相应改变教师行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主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来自老师无私的爱。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由“爱老师”转化到“爱语文”这门学科,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学中,教师可实行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是生生有机会进行实践,获得愉悦,体验成功,培植自信。学生有了自信,就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学习主人的地位就得以确立。教师要树立赏识人人、人人成功的学生观:即主张对学生进行“激励、赏识、参与、期待”,即激励每个学生好学上进,发现并赏识每个学生的才华,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以爱心、信心和耐心期待着每一个学生的成功。二、坚持文道统一,重视学法指导。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是教书之本。语文课本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情感因素,是文道统一的,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将培养能力、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培养美感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达到语言文字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多读、多想、多听、多问、多练。注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讨论甚至争论。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是学生创新学习的重要实践。进入新时期,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在教学中不断扩大“学会学习”的内涵,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发展想像,引导发现,注重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革新、开放的大语文教育观。课堂教学的容量是有限的,课外的天地则是无限广阔的。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外练笔、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使这些活动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要,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不断开发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