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个王朝的身影VIP免费

一个王朝的身影_第1页
1/2
一个王朝的身影_第2页
2/2
一个王朝的身影每每路径宜昌,总有一个绕不过的地方——铁路坝。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自此出川,每个人耳边总能听到铁路坝这个名字。也许没有人去问,为何名叫铁路坝。你也许不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条路葬送了一个王朝”,这条路就是川汉铁路。而川汉铁路的最东端就是铁路坝。铁路坝今天成了宜昌的客厅——夷陵广场所在地。这里有铁路中学,铁路坝公交站,还有宜昌站那漫长的台阶。让我们在这里追忆一个朝代的背影吧。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东有夔巫三峡,西有青藏高原,北有秦岭逶迤,南有乌蒙磅礴,数千年来,川人一直被这些崇山峻岭所困。“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自古东出巴蜀,只能通过水路。但经三峡出川,即使坐船从成都到重庆,也需一个多星期。因此,一条通途出川,是多少四川人的梦。湖北利川古隶巴国,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前属四川管辖,据说其名典出《易经》的“利涉大川”,因它历为进出川要塞,利于往川、出川,取旅人贞吉而命名。这同时也是川人梦想改善出口交通的一种美好寄名。而晚晴如风雨飘摇之舟,列强利用各种手段,或直接修筑和经营,或假借中外合办之名,或通过贷款,几乎控制了中国铁路的筑路权。中国民众包括官僚、绅士纷纷要求收回路权,商办铁路。四川人的通途之梦也在渐渐成为现实。光绪皇帝欣然批准川人自筹资金修建铁路。于是,全长3000公里的川汉铁路所需大量资金,主要用“田亩加赋”的办法来筹集,全川7000万人无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成了川汉铁路的“原始股民”。这是四川人千年梦的承载,杜鹃吐血,可歌可泣。1908年,詹天佑受命担任川汉铁路宜万段总工程师,建设指挥中心设在了宜昌城城郊“一片宽敞地”。在这块后来称作“铁路坝”的空地上,詹天佑搭起简易工棚和仓库。他就在工棚里办公,指挥铁路施工。修铁路所需要枕木、炸药、工具、水泥等也堆放于此—这里是川汉铁路宜万段东端起点宜昌火车站。而铁路坝,在中国历史也有了近百年的厚重。詹天佑打下了第一颗道钉,开始了路的征程。而今,这里已看不见一毫米钢轨,作为川汉铁路遗址的任何痕迹已荡然无存。唯有铁路坝在宜昌人耳边荡漾。正当这条路在慢慢延伸的时候,清廷“铁路国有”,举国愤怒了。川人都是这条路的股民,大家感到切身利益受到了损害,认为政府此举“不但夺路,而且谋财”。于是乎,保路保财,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清廷调“鄂军”入川,武昌城虚枪响,一个王朝湮灭了。这条路成了没有终点的路。詹天佑曾几度努力,终无果,含恨于民国八年撒手人寰。曾有人建议在铁路坝位詹天佑塑像,可是喧嚣中的人们看到的是寸土寸金的诱惑,早已忘怀了历史。铁路坝,你在这尘土中可曾孤独。而今时光呼啸而去,空留坝之名,仰望天空,我思我故,唯有厚重藏我心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个王朝的身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