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与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知识归类一、要点整理1、因数和倍数1)基本概念: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a÷b=c(a、b、c均为不是0的自然数),则()是()的倍数,()是()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其中最大的因数是(),最小的因数是()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其中最小的倍数是(),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最小倍数等于它的最大因数,都是()。2、2、3、5倍数的特征1)()的数是2的倍数。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可分为()和()。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2)()的数是5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3)()是3的倍数。3、质数和合数非零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可分为()、()和()。1)一个数,如果(),这样的数叫质数。最小的质数是()。50以内的质数有()。()既是质数又是偶数。2)一个数,(),这样的数叫合数。最小的合数是()。2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5、分解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其中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分解质因数。6、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能组成互质数的一些情况:①相邻的两个非0自然数;②1和任何非0自然数;③两个不同的质数;④2和一个奇数3)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4)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特殊情况: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12和24、105和21……)当两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互质数),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如:7和12、15和16……)7、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数的大小不变。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约分。约分一般方法:用分子、分母的()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通分一般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数分母的(),再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作公分母的分数。2)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小数表示的精确度要变;另外: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二、知识应用1、如果a÷b=c(a、b、c均为非0的不同自然数),那a的因数至少有()个。2、已知A=2×3²×5,B=2²×3,那A和B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3、三个连续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5,这三个质数分别是(、、)。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它的所有因数有()。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4,它的最小倍数是()。5、0.35×4.28的积保留二位小数是()。6、的分母加上42,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7、从5、4、3、0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1)是3的倍数()(2)同时是2和3的倍数()(3)同时是3和5的倍数()(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8、1024至少减去()就是3的倍数,1708至少加上()就有因数5。13783至少减去()就正好是2、5、3的倍数。9、如果375□4是3的倍数,那么□里最小能填(),最大能填()。10、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质数。①8=()+()②12=()+()③18=()+()=()+()+()④24=()+()=()+()=()+()11、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和()12、自然数m和n,n=m+1,m和n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13、从1、2、3、5、7、9、15中找一个与众不同的数并说明理由:(1):选,因为(2):选,因为(3):选,因为14、=12÷36==4÷()==6:()≈()%15、已知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超过100人,而不足140人。将他们按每组12人分组,多3人;按每组8人分,也多3人。这个学校六年级学生有多少?16、一根绳,每3米剪成一段则余2米,如果每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