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四校)期中试卷(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电压值中错误的是(▲)A.一只蓄电池的电压为1.5VB.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C.2节新干电池串联后的电池组的电压为3V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4V2.教室里的钢质黑板表面涂了粗糙的“黑板漆”。上课时为了将挂图贴在黑板上,采用下图四种器具中的哪一种最为合适(▲)3.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水面倒影B.放大指纹C.手影游戏D.水面处“断”笔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灯逐渐变暗,则下列接法正确的是(▲)A.M接C,N接BB.M接A,N接BC.M接C,N接DD.M接A,N接D5.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6.如图所示的奥斯特实验说明了(▲)A.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B.电流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C.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电流D.小磁针在没有磁场时也会转动7.与如右图所示的电路图对应的实物图是(▲)8.如图所示,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应(▲)A.只闭合S2B.只闭合S3C.闭合S1和S3D.闭合S2和S39.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该同学相距(▲)A.0mB.0.5mC.1mD.2m10.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用心爱心专心1A.图钉B.钢钉C.磁吸D.吸盘SL2L1DCBAA.声音越来越大B.声音越来越小C.声音大小保持不变D.音调越来越低11.小明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I-U图像。对此作出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通过R1的电流与它两端所加电压成正比B.通过R2的电流与它两端所加电压不成正比C.将它们串联接入到同一电路中时,通过R1的电流较小D.将它们并联连接到两端电压为1.5V的电路中时,通过干路的电流大约是0.46A12.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家创造性地引入了一系列科学概念,譬如:①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②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③在研究物质导电性时引入了“绝缘体”;④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⑤在研究人类听觉范围时引入了“超声”。其中属于科学家假想而实际并不存在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⑤13.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后,两相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都如图乙所示,则L1和L2两灯的电阻之比为(▲)A.1:4B.4:1C.1:5D.5:114.现在,一些大厦用许多大块的平板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膜墙”)。这种墙既能反射光线也能透过光线。下列四幅图中,能真实反映光通过玻璃膜墙进入室内传播途径的是(▲)1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B.“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16.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半导体的导电性能,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是一只光敏电阻,当光照射强度增大时,其电阻会减小.闭合开关,减小光敏电阻的照射强度,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减小B.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增大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用心爱心专心2室玻外室璃内A室玻外室璃内C室玻外室璃内D室玻外室璃内BABCDD.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17.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时,小华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2V,Ubc=2V,Uac=4V,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D.换用电压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压值18.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