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好问1、创设氛围,敢于质疑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很大程度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当引起的。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具体要做到: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第二,努力沟通师生情感,拉近师生心理距离。第三,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不管其所提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幼稚可笑,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表扬。以保持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形成宽松的质疑氛围。2、精心设计诱发质疑兴趣是儿童入门的先导。教师要精心设计出一个个精彩的问题场景,诱发学生去质疑,对于质疑得不够合理的地方,教师切不可置之不理。反之,则要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再观察,再去质疑,教师再鼓励他们。这样,好问的儿童天性才能得到张扬,得到引导发展。到了中年级,高年级,教师再加以引导点拨,那么,他们的质疑能力将会是最棒的,也将能最好的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自身潜能。3、授予方法,指导质疑“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善问会疑,教师就要“教以渔”。方法是世界上最有用的知识。由于受学生身心、智力发展情况等因素影响,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抓住课后思考与练习质疑;抓住课文的矛盾处质疑;抓住课文中有特殊意义的标点符号质疑;抓住课文的结尾处质疑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懂得用什么形式质疑,有的是有疑而问,有的是猜想而问,有的是特指问,有的是非问……4、加强训练,善于质疑虽说好奇、好问是儿童的天性,但要形成能力,还须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去培养。起始阶段,教师不能太苛求质疑的质量,而要注意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耐心细致地教会学生质疑。因此,语文教学中应加强思维训练,大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外,培养学生怎样去质疑时要注意这几点:第一,要精心研究教材,充分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智力因素和学生思维基础,给学生留下的自由发展空间。第二,培养学生不盲从从众的思维品质。教育学生不要不懂装懂,让学生知道“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第三,不要盲从任何人的结论(包括家长、老师和教材),要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与人交流。第四、适当保留孩子的“无知”,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5、赢得支持,全面提升“五个手指,有长有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个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方面的,也有遗传方面的;有知识积累方面的,也有行为习惯方面的;有学校方面的,也有家庭方面的……因此,我们根据这些因素,想方设法取得各方面的支持,以求形成教育合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为小学生成为一个爱思考、会思考、善思考的创新型人之才奠定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