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A组双基题组1.(2013·广西南宁市三检)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乙、丙、丁、戊代表不同的生物,正确的说法是()A.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B.甲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戊与丙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从图中可以看出,戊占有三个营养级2.(2014·烟台模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关系构成食物链。多条食物链彼此交织成食物网。图示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A.4条B.5条C.6条D.7条3.在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时,蚯蚓数量将会发生的变化是()A.增多B.减少C.基本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4.(2014·河南省商丘高三质检)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B组高考题组1.(2011·海南高考)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地区()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2.(2012·江苏高考)江苏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生物类群、物种调查结果数和生物量2007年(养殖前)2010年(养殖后)水生高等植物物种数135生物量(湿重kg/1000m2)56020浮游藻类物种数1120生物量(干重g/m3)210鱼类物种数158生物量(湿重kg/1000m2)30750虾、贝等小型动物物种数258生物量(湿重kg/1000m2)5513(1)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表中可以推测,与2007年相比,2010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4)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以推测在相同饲养条件下2010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__,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__。(5)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课后限时自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1.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B.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双向传递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2.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3.(2013·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失收。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平腹小蜂可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B.荔枝椿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C.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D.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4.(2014·安徽省示范高三测试)下图表示四类生物细胞的部分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Ⅰ一定不是第一营养级B.Ⅱ、Ⅲ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C.Ⅳ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D.Ⅰ、Ⅱ、Ⅲ、Ⅳ构成一个生态系统5.(2014·南阳市一中高三模拟)五年前某草原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草原上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但土著草食动物和其他植物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五年来该草原上甲种群的种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