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打开了学生心灵的窗户,构建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传承着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可以说,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水乳交融的一种富有诗意的生命活动,成长、创造、激情、对话、开放、活力、民主、个性、多元,一切一切的美,一切一切诗意的理念,都应该贯注在这一美好生命活动过程的始终。一、对话的课堂,诗意的课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不仅可以让对话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和组织形式,而且应该让阅读教学课堂成为师生、作者、编者心灵对话的平台。同时,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相信我们的学生血管里流淌着诗人的浪漫和豪情,因此诗意的课堂、课堂的诗意将成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尤其我觉得我们语文课本里的一首首诗歌,乃是一块块文化瑰宝,是师生最有品味的精神食粮,我们汲取着诗的营养而成长,我们健康的人性光辉在诗的领域里张扬。如学习《忆江南》一词,当学生沉浸于江南如画的风景之时,我朗诵了一首即兴填写的《忆江南》词:建军(为我班一名学生)好,经常考第一。谦虚好问肯动脑,刻苦钻研勤练习。能不出成绩?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诗意流淌着,如决堤的洪流,波翻浪涌,蔚为大观。有深情赞诵祖国的《忆江南祖国美》:祖国美/美得无处比/文明古国源流远/名山胜水藏巨龙/谁不爱祖国/;有引作者为知音的《忆江南家乡好》:1、家乡好/风景美如画/巍巍青山如巨人/清清小河如明镜/能不爱家乡/2、家乡好/四季美如画/青山座座如屏障/秀水弯弯玉带长/地广物富饶/3、家乡好/风景美如画/门前湖水像明镜/远山隐隐像长龙/能不爱家乡/4、家乡好/田园瓜果香/无边稻海翻金浪/朵朵白云飘棉田/能不赞家乡/;有向老师一吐衷情的《忆江南老师好》:1、老师好/和蔼又亲切/教书认真爱学生/人人向他竖拇指/谁不尊敬他/;2、老师好/上课最有趣/深入浅出课易懂/旁征博引学生迷/能不爱老师/3、老师好/上课爱搞笑/把我夸得呱呱叫/惹得大家开颜笑/老师真是好/;有同学间不吐不快的的《忆江南凤婷好》:凤婷好/双眼眯眯笑/见人文明又礼貌/大脑灵活爱思考/能不学凤婷/;有赞扬亲人的:《忆江南爸爸好》爸爸好/人长得好帅/对我温柔又体贴/叫人心里乐开花/能不爱爸爸/……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交流自己的作品,浓浓的诗意、温馨的情怀——在课堂上弥漫、交融。二、开放的课堂,富有活力的课堂学生的兴趣点就是教学的切入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合理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深加工,最大限度地开发教材的附加值。《童年的发现》是一篇阅读课文,其中关于梦的叙述生动有趣,教师对梦的解释独特离奇,学生阅读之后疑窦丛生:人为什么会做梦?我们梦中所见又当作何解释?从古到今人们对梦进行了怎样的探究?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教学中,可以梦的解释探究为专题进行一次综合性学习。1、我说我梦;2、从周公解梦到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3、梦的研究和猜测。通过大量听说实践、充分地搜集和阅读资料、理性地分析、大胆地猜测等综合学习探究活动,锻炼了学生听说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锻炼了学生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探究发现未知领域的兴趣,了解和习得了科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实现了语文阅读课教学的高附加值。另外这篇课文中有关胚胎进化的猜想是理解上的难点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去了解有关人类发展的科学知识:生命起源-原生动物(草履虫)-鱼类-两栖类(青蛙)-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类人猿-人。这样学生就会进一步领悟到大胆的猜想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地球板块结构就是建立在大胆猜想基础上的重大发现)。可以说语文课堂的开放程度,积极影响着未来的高素质人材的产生。三、生活的课堂,成长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可供开辟的鲜活语文课程资源,也正因为学生各自的生活实际不尽相同,情感的体验和积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