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说课材料东街小学刘蕊《确定位置》说课稿东街小学刘蕊一、说教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二、说教学理念:考虑到我班的随班就读学生马英同学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我尽量采用有趣而又有特色的游戏活动:如课前三分钟的戴帽子游戏,强调学生坐着回答,既不会让马英感到自卑,又能让她很好的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三、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我注重在课堂中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问题。先让学生亲自实践,再组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这样就能让同组的同学帮助马英同学,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价值感,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来享受成功的喜悦。四、说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3.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亲身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产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五、说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二)创设情境,谈话导入通过“谁愿意帮小主持确定位置呢?”这样的简单谈话导入,使得课堂的一开始就进入到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并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热情。(三)活动强化,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感受确定位置方法的多元化。2.感悟并学会由繁到简的数学方法。3.理解数对的意义,能正确读写。4.学会举一反三,在方格表中找出笑笑和淘气的位置。我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用数对表示第几组第几个,而是让学生自己创造更简单的数字和符号来表示位置,这样不但让学生理解数对的演变过程,而且有助于理解数对中数字的含义,多给马英同学一些机会,利用她能说但不一定对,站不起,无法转身的生理特征,老师帮助她展示,马英自己讲解思路。5.利用数对找朋友。6.游戏:说数对,做动作。由于随班就读的马英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孤独感,无法参加其它的学习活动,通过找朋友,说数对,让其他学生给予她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她深刻地体会到爱无处不在。以数对为桥梁,为她搭建友谊的桥梁。(四)学以致用,精讲精练1.活动一:用数对表示小汽车的位置。2.活动二:在方格纸上找出各点的位置,并顺次连接。3.活动三:知识巧记,更进一步认识数对。通过各种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同时,也可体现小组成员互帮互爱,扬长避短的特点,尊重每一位成员公平参与的权利,减轻马英同学的心理负荷。(五)畅谈收获,拓展延伸1.你愿意与大家分享你本节课的收获吗?2.寻礼品盒的游戏:寻找礼物盒,分享笛卡尔的故事。(六)教师寄语,布置作业考虑到马英同学以及学困生的认知水平,为了减小他们的挫败感,我将数对在生活中应用问题及其数对的平移问题放在第二课时。通过讲故事,很好的做到学科的融合,极大地扩充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六、说板书设计:板书让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关键词清楚明了,一目了然。对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起到推波助澜,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