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之路】(新课标通用)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6讲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考题反馈抓落实自主演练我成功1.(杭州高中2012届月考)下图为某雄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可发生在细胞②中B.①图中的DNA:染色体=1∶1;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C.细胞①、②、③、④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D.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答案:C解析:①为有丝分裂后期,②为减Ⅰ后期,③为有丝分裂中期,④为减Ⅱ后期。②④的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2.如图表示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有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则可能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时期是()A.只有AB.A和BC.A和CD.A和B和C答案:B解析:由细胞分裂前后,核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对比可知,该细胞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A为性原细胞,B为初级性母细胞,C为次级性母细胞,D为生殖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时期应是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等的时期。13.(江苏省黄桥中学2013月考)右图为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以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将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C解析:该动物无异型性染色体,故B项错误;1与2为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故2号染色单体上最可能也是A,故A项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而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故D项错误;由于发生了交叉互换,该细胞最终可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C项正确。4.以下①~④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按分裂时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①③②答案:B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和后期具有不同的特征,图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图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图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按分裂的先后排序为②→①→④→③。5.(南昌一中2013联考)若某动物的精子内含10条染色体,若它的一个细胞内有20条染色体,且不存在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能正在()A.进行有丝分裂B.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C.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进行减数分裂答案:D解析:动物精子中含10条染色体,那么体细胞中应该有20条染色体,如果细胞中20条染色体没2有姐妹染色单体,则细胞处在减Ⅱ后期。6.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优越性表现在通过有性生殖()A.可增加遗传物质重组的机会B.可保持亲、子代遗传性状的一致C.产生的子代都是二倍体D.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子代数量答案:A解析:该题涉及有性生殖的相关内容,有性生殖是指两性生殖细胞相互结合,形成合子的一种生殖方式,它与无性生殖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后代具有更强的变异性与生活力,其变异主要为基因重组。7.(南昌一中2013联考)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B.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C.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答案:B解析:①应为有丝分裂后期,移向每一极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②为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经过了复制,因此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③为减Ⅱ后期,有红色荧光点2个,蓝、绿荧光点各1个;④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图中精细胞的出现应该是减Ⅰ过程异常。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