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油田第二中学2010-201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一、积累与运用(24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匀称()击磬()伧()俗嶙峋()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繁yǎn()lòu()空寒jìn()áo()头3.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1)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惟妙惟肖:(2)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迥然不同:(3)北燕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是销声匿迹。销声匿迹:(4)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啸聚山林:(5)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占领:(6)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全体:4.指出下面句中的说明方法。(5分)①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②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③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④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5.根据原诗文填空。(12分)①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②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③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1初二语文①④《春望》诗中,写诗人自己头发的两句诗是“,。”⑤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两句诗表达了不服年老体弱,仍想守边报国的心愿。⑥《陋室铭》中,写“陋室”客人的两句是;“,。”⑦《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庭中景色的句子是“,,。”二、文言文阅读(16分)(一)课内文言文(12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在下段括号中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3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皆叹惋。2.找出文中的一例通假字,并解释。(1分)()通(),含义是()3.翻译句子。(1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村中人)“设酒杀鸡作食”,“设酒杀鸡作食”说明了桃花源中人有怎样的生活情趣?(2分)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说明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2分)6.(村中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并未回答。请你替渔人向村中人介绍桃花源外发生的社会变故。(2分)7.《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1分)A.因为他们说出自己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2学校年班姓名学号B.因为他们听渔人介绍了桃花源外的情况,为自己未能走出桃花源亲自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而叹惋。C.因为他们听渔人叙述了来到桃花源的经过。D.他们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二)课外文言文(4分)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