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工作心得参与社区管理的那些事家庭,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是人们遮风挡雨的港湾,是人们可以自由宣泄情绪的私密空间;当然正是因为有千百个不同的家庭组成了我们现在的社区,而又有千万个形态各异的社区组成了我们整个社会乃至国家这个大家庭。因此社区作为其中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发挥好社区管理和服务作用意义相当重要,小到影响一个家庭,大到影响一个国家。因此今天我就想从自己这些年参与社区管理方面的那些事谈谈自己的一些个人想法。当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己都住在农村宅基地的农民自建房内,对于社区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和了解。自从2005年搬进荣景苑小区后,成为小区居民的一份子后,加上当时自己在街道工作的原因,或多或少开始关心关注起社区的建设和管理。通过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活动后,我便把自己与这荣景苑社区以及后来的檀香花园社区结下了不解之情。如今掐指算算也已经过了十个年头,常言道:“人生苦短,又有多少个十年值得我们去等待呢。”况且俗话说得好:“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故借此空间,回顾和总结这十年来发生的点点滴滴。一、邻里关系篇当时,我居住的楼道内有个特点,就是邻里关系特别好,人与人见面总是相互打招呼,哪怕是会心的一个微笑还是下意识的一个点头示意也好,原本冷漠的关系一下子被这种热情所融化,大家时不时的搭讪几句,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不仅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也同时打消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完全没有那种“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情景。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件事情--漏水事件。半夜里由于我家热水器管子破裂,由于是半夜睡觉期间,我们根本没有发觉,而当楼下邻居敲门告知时,双方的家庭都已是“水漫金山”。而此时如果彼此之间缺少一种理解和真诚,我相信事件一定比漏水更糟糕。而当时我主动下楼帮助邻居清理房间水患,一边连连打招呼表示歉意,第二天正值中秋佳节,我和妻子商量后买了2盒月饼送上门,第1页共10页并表示主动承担漏水而造成的损失。当时我是想好了,对方提出多少赔偿我都认了,毕竟责任在于自己。而由于我们的坦诚和勇于承担责任的积极赔付姿态,邻居于阿姨反而跟我们说没事的,并没有提出任何赔偿,事后我们简单做了点维修,妥善解决了问题,彼此双方还成为了好朋友好邻里,此事还被《岳阳家园》报所刊登,至今传为一段佳话。令我至今还受益匪浅,感觉到人与人之间只要你真心对待,主动沟通,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勇于担当,这样的话,社会上一些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得不可开交的小事甚至为了几块钱而触犯>刑法的极端事例将会避免或很少发生。因此,我无论住在哪个小区,总是主动与人沟通打招呼,哪怕是一个微笑,我都觉得这是化解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润滑剂,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也是我这些年与人交往的>心得体会,与人为善是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的一大法宝。二、社区党员篇在单位我是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回到社区我就是一名普通党员。对于党员这个特殊身份,我是很看重的,这个跟自己从小和爷爷这位老党员长期生活在一起是分不开的。我从小受到爷爷那辈老党员老干部的言传身教影响很大,因此我经常自嘲是个“很传统的80后”。当然正是有了能够掌握和读懂老同志和老党员这些想法的基础后,也成为我日后能够跟老的老、小的小、土的土、洋的洋打成一片的优势。因此,我主动来到社区报到,亮明自己的党员身份和本职工作,积极与社区干部探讨如何更好的参与小区管理和服务,发挥一名普通党员的作用。先后从自己的楼道做起,组织好楼组趣味羽毛球比赛,不仅增强了体制,而且通过活动让彼此的关系更加和谐和密切。积极参与社区党员议事活动,作为片区内的党员议事会组长,主动上门与在职党员沟通,积极参与小区管理事务,特别是社区居民关心的停车难、小区物业费调整、社区监控摄像安装等事项,一一参与讨论和提出各自的想法,积极参加社区党员巡逻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优势,组织开展暑期英语亲子活动,垃圾分类绿色星期六主题实践活动等,并在每年七一建党期间,缴纳特殊党费1000元作为帮助社区困难居民的一份力,并在一些第2页共10页特殊时期如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