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研究文献右雷佐生用于将蒽环类药物作为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一项为期10年单个研究机构的应用经验FrancoTestore,SimonaMilanese,MarcoCeste,EnricoDeConciliis,GiuseppeParello,ClaudioLanfranco,RobertoManfredi,GianfrancoFerrero,CarlottaSimoni,LoredanaMiglietta,SilviaFerro,LorenaGiatrttoAndGiuseppinaBossoOncologyUnit,OspadaleCardinalMassaia,Asti,Italy(意大利)概要:研究背景与目的:蒽环类药物是高度有效且被广泛使用的细胞毒性药物。但是,与累积剂量相关的心脏毒性经常会限制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一些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右雷佐生可以预防这种严重毒性反应的发生。本研究的目标是在10年来使用蒽环类为主化疗方案且主要是进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中,联合使用右雷佐生,分析其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方法:我们对自1993年1月至2003年10月在本中心接受乳腺癌治疗的女性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我们回顾了患者的病历,并总结了从开始治疗前的首次访视起有关患者特征、治疗史以及不良事件的相关数据,采用本中心专为临床病历管理开发并设计的软件(1999OK-DHTM)加以分析。患者在开始化疗之前均接受了心电图评估,随后进行了心衰的临床监测。对出现有心功能不全症状和体征的患者,需再次进行心电图检查。如果临床表现高度提示心功能不全,应进行超声心动图和进一步的心脏病学检查。是否出现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症状和体征是主要的疗效判断指标。结果:共有318例女性患者接受了以蒽环类药物(阿霉素或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其中大多数接受的是辅助化疗(n=285)。大多数患者为乳腺癌早期(n=302),仅有16例女性患者为远处转移,但均具有良好的预期寿命(至少1年)。所有患者在每个化疗疗程使用蒽环类药物之前,均从静脉给予右雷佐生1000mg/m2。中位随访时间为35个月。在此期间,5例患者(1.57%)出现了CHF的症状和体征。在本研究期间,无患者因心衰死亡。右雷佐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无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与以往使用蒽环类为主化疗方案但不使用右雷佐生的患者资料相比,本研究组心脏毒性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在接受以蒽环类为主方案化疗的早期或进展期女性乳腺癌患者中,右雷佐生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药物,被证明具有心脏保护作用。但是,上述有关辅助治疗的研究结果尚需要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加以证实。1原始研究文献研究背景蒽环类药物是高度有效且被广泛应用的细胞毒性药物[1]。但是,与累积剂量相关的心脏毒性使得其应用经常受到限制。尽管在低剂量时这类药物也可以产生近期或远期的心脏毒性,但一种特征性的不可逆临床心肌病在累积剂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发生。其发生率在阿霉素累积剂量为400mg/m2时为5%,550mg/m2时为26%,700mg/m2时为48%[2]。此外,敏感度更高的技术如多门控探测(MUGA)扫描和超声心动图被用来检测亚临床状态的心脏损害;但是,它们还未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虽然表阿霉素的心脏毒性较阿霉素低,但同样具有明显的心脏毒性风险。在表阿霉素的累积剂量大于700-1000mg/m2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16-35%[3,4]。回顾性研究表明,年龄大于75岁[5],伴有活动性心脏病[6]及之前接受过胸壁放疗[7]的患者易患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反应。在年轻患者中,心脏毒性的预期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在阿霉素的累积剂量达到450mg/m2时,年龄小于15岁的患者中有25%出现了心脏毒性反应)。在儿科患者中,远期心脏毒性尤为明显。尽管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有研究提示远期心脏毒性在接受阿霉素治疗的儿童恶性肿瘤存活者中的发生率可以高达71%[8,9]。但是由于个体易感性的差异,准确预测哪一个患者会出现心脏毒性反应,或者当累积剂量达到多少时会出现心脏毒性反应的可能性很小。此外,除非出现临床明显的迟发性心脏毒性反应,肿瘤科医生也很难决定如何延长高危患者的随访时间。阿霉素相关的CHF发生率被证明也和给药方案有关。每周一次给药具有比每3周一次给药更低的发生率[10]。因此,为减轻心脏毒性,多种不同的阿霉素给药方案被广泛研究。每周给药一次[11]和持续滴注[12]可以明显降低心脏毒性发生率,这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