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语文年级/册二年级(上)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第八单元22《狐假虎威》教学目标懂得“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及深刻含义。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体味“狐假虎威”的深刻含义,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展开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具有一定的难度。难点分析这篇课文中“狐假虎威”的深刻含义及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学生较难理解,超出了二年级学生的情感和生活经验。教学方法1.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懂得“狐假虎威”意思。2.通过借助插图,图文结合,展开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一、导入:图片导入,介绍动物特点。1、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以及他们的介绍,导出课题《狐假虎威》。师:狐狸和老虎谁更厉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只比老虎更厉害的狐狸《狐假虎威》。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解释题意,设置疑问“假”是什么意思。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二、精读课文,感悟课文:1、学习课文1自然段,注指导窜的读音。结合图片思考:饥饿的大老虎抓住了狐狸后发生了什么。2、学习课文2自然段,着重讲解狐狸的动作描写“骨碌一转”,语言描写“你敢吃我”,体现出的狐狸的特点。(狡猾)3、读3、4自然段狐狸与老虎的对话,分析理解狐狸是怎么欺骗老虎的。老虎又上当了吗?(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4、找一找老虎上当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松开了爪子)5、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思考:狐狸又是怎样继续欺骗老虎的。边读边想:狐狸和老虎在走的过程中谁在前面谁在后面?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6、学习课文第7、8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找一找哪些词语表现了狐狸走路的样子,哪些词语表现了老虎走路的样子?哪些词语表现了其它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其它动物:纳闷、撒腿就跑)(二)学习课文第7、8自然段1、看图片,看到狐狸和老虎来了,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2、想一想:森林中的百兽是被谁吓跑的呢?(老虎)看看第七段,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百兽被老虎吓跑的?(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都吓得撒腿就跑。)齐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百兽是被狐狸身后的大老虎吓跑的,足见老虎的威风。3、再想一想:老虎认为百兽是被谁吓跑的?(狐狸)读第8自然段。4、大家一起说:是谁借着谁的威风把谁吓跑的?(狐狸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5、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寓言故事“狐假虎威”,也是一个成语。今天我们用“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课堂练习(难点巩固)1.朗读课文。说说“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2.下面的词语哪些是写狐狸的,哪些是写老虎的?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试着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描写狐狸的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描写老虎的词语: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提示:表演时将狐狸的得意和老虎的疑惑表现出来。小结同学们,学完这则寓言,我们都知道寓言中狐狸很狡猾、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我们能不能做狐狸那样的人?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像狐狸这样的人?遇到那样的人我们该怎么做呢?(道理:生活中我们不能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不要上当受骗。)21狐假虎威(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字,会写“食物、爪子”等6个词语。2.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3.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教学重点】防备像狐狸一样“仗势欺人”的人。【教学难点】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理解成语的意思。【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生字,会写“食物、爪子”等10个词语。(重点)2.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