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城区内河(黑臭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我县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水平,解决县城城区内河部分河段主城区骨干河道尤其是利民河、三里桥河黑臭扰民问题,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公众环境满意度,积极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根据苏环委办[2009]8号文精神特制定本方案。一、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分析1、城区内河现状县城区骨干河道南北向有东截水沟、利农河、利东河;东西向主要河流有利民河、三里桥河、老新建河、新建河、徐梁河、大兴河等。城区及上游的雨涝水和未处理的污废水分别排入上述河流后汇入利农河,向南经黎农尾闸进入高邮湖。(1)利农河利农河是金湖县入江水道改道段以西丘陵地区的一条排涝、防洪、灌溉、航运骨干河道。北自黎农闸与三河相通,南至黎农尾闸与高邮湖相接,全长,其中在城区段的约为3千米。(2)大兴河大兴河开挖于1973年,西至利农河,东至利东河,全长,为城区涝水东排及城东区农田涝水排入利东河的主要河道,具有防洪、排涝作用。(3)新建河该河西至新建灌溉站,东至利农河,全长,县城西南水流通过此河东排至利农河。(4)利民河与三里桥河利民河与三里桥河为主城区内的骨干河道,承担城区的排涝、纳污任务。利民河长;三里桥河自护城闸站至衡阳路长。衡阳路以西至同泰大道之间该河窄缩为排水沟,长度,同泰大道以西至84大道之间为排水农沟,长度。(5)金湖路以南诸河主要有南一河至南七河、任庄河、老新建河等城区河道,目前主要承担金湖路以南地区的涝水、污水以及西海水库、东海水库的弃水,上述河道均排入新建河,最后进入利农河。2、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分析经过多年的建设,县城城区内河综合治理取得了较大成就,主要是对利农河、利民河、三里桥河部分河段进行了综合治理,对城区的部分地区实施了雨污分流,对进入利民河、三里桥的部分污水实施了截污工程,兴建成了日处理20000万吨污水处理厂,铺设了40多公里长的污水收集管道。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金湖县城区内河水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如下:(1)、城区水系紊乱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展和江苏金湖经济开发区的兴建,大量土地改变了用地性质,许多农田改为企业、商业用地,打乱了原来的河系格局,大量的塘坝、排水沟塘被填平为厂区,地表径流不能有效调蓄,加上水系紊乱,导致排水不畅。工业化进程改变了城区的下垫面条件,地表不透水层急剧增加,城区水面率降低,使得地表径流系数加大,汇流时间缩短,原来的排水设施难以满足城区排涝要求。⑵、城区河道淤塞严重,河道水质恶化。金湖县城区排水系统为合流制排水体制,工厂废水、生活垃圾未经市政排水管网直接排入城区河道。利农河、利民河、三里桥河是老城区内的三条骨干纳污河道,河两岸企业、居民集中。经过多年运行,河道淤塞严重,自净能力基本丧失。加之近几年上游城区扩建和工业开发区快速发展,企业废水、生活污水越来越多。⑶、城区河道连通性差,难以体现水乡特色金湖路北城区面积达2,仅有三里桥河和利民河两条河道,利民河向西到园林路仅,三里桥河向西到衡阳路西果园小区为比较开阔的河道,河宽在25~35m,再向西仅为宽度4m的排水小沟穿过企业厂区。衡阳路以西开发区内缺少宽阔的河道与此两河以及金湖西路以南的河道相连。利农河以东地区目前为农田排灌沟渠,其布置形式为树状结构,连通性差。目前河道、坑塘的水源主要是城区污水、降雨和部分地下水补给。在连续无雨情况下,由于水源不足,河道、坑塘水面面积较小,流动性差,与城区水乡特色不相适应。需要在沟通河道的基础上,引入外界水源,促进城区河道流动,改善水景观。(4)缺少城市备用水源,饮水安全受到威胁金湖城区的饮用水源来自淮河入江水道。入江水道的水质受淮河上游水质影响,当淮河中、上游排污时,水质极易恶化,影响城区的饮水安全。因此,需要开辟备用水源。(5)城水水质污染较重影响我县城河水环境现状的主要污染源是生活污水、工业污染源、航运污染源等。城区污水排放总量中工业污水占总量的51%,生活污水占总量的49%,生活污水中主要的污染物是悬浮物SS和BOD,工业污水中主要的污染物是COD、NH3-N和TP。根据金湖县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