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检测题(无答案)1/6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检测题1.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下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初期,甲溶液比乙溶液渗透压高导致植物细胞失水较多B.若乙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的变化可能为a点上升,b点右移C.图中放入甲、乙溶液的细胞质壁分离后放入清水都有可能复原D.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2.现有0.1g/mL和0.3g/mL两种蔗糖溶液,随机装入下图所示的烧杯和长颈漏斗内,漏斗口封有半透膜,一段时间后,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和推测的结果分别是)A、烧杯液面上升,烧杯中的液体为0.1g/mL蔗糖溶液B、烧杯液面下降,烧杯中的液体为0.1g/mL蔗糖溶液C、漏斗颈液面上升,漏斗内装的液体为0.1g/mL蔗糖溶液D、漏斗颈液面下降,漏斗内装的液体为0.3g/mL蔗糖溶液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过程中,正常情况下你可以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内液泡的颜色和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①变深②变浅③不变④起始颜色→变深→再变浅⑤起始颜色→变浅→再变深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检测题(无答案)2/6A.①cB.③aC.④dD.⑤b4.利用渗透作用实验原理可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致范围,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某种植物细胞(如图),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出现下面a~d四种细胞状态,则细胞液浓度位于下列哪两个细胞之间()A.c~bB.a~cC.a~dD.d~c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为了探究实验材料的可行性,组长培养了一棵洋葱,待长出较长的根和管状叶后,对其绿色管状叶(与小葱的绿色管状结构相同)的叶肉细胞和鱗片叶的内表皮细胞进行实验,绘制部分图形如下,假如整个实验操作过程标准无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用管状叶做实验材料,不用染色也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②用管状叶做实验材料时,不用染色可以观察到A区域为绿色③若图中B区域是紫色,则使用的材料是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④用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做该实验,可将伊红染料加到0.3g/mL的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时A区域为红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一定浓度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酒精对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细胞进行1个单位时间、2个单位时间、3个单位时间的处理,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检测题(无答案)3/6并计算出发生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一定浓度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根据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判断细胞的死活B.浸泡3个单位时间导致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细胞全部死亡的最低酒精浓度为15%C.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细胞膜的伸缩性D.本实验表明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细胞对酒精的耐受能力不同7.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通过漏斗内外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甲图中:①为清水,②为30%的蔗糖溶液)。(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指明甲图中相应部位);②。(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3)丙图中④的名称为。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检测题(无答案)4/6(4)若把根毛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再放入清水中,它又出现。(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9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为什么?。(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8.下图1表示渗透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图2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后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