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等值线专题同步训练1/7高考一轮复习等值线专题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下图是某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字单位为米。读图可知,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A.500mB.550mC.600mD.650m【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该地区最高点介于900—950米,最低点介于350—400米,计算可知,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差介于500—600米之间,故B项正确。2.一架速度为800千米/小时的飞机从我国海口市(20°N,110°E)直飞M地(20°S,70°W),行程约需()A.20小时B.25小时C.45小时D.15小时【答案】B【解析】由两地经度可知,两地关于地心对称,则其最短距离约2万千米,速度为800千米/小时的飞机需飞行约25小时到M地,故B项正确。今年5月1日某同学到郊外春游,下图是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同学行走速度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3.若四条线路的水平距离相同,根据该同学行走速度图,可推断其前进方向及路线是()A.东南方向A1B1B.东南方向A2B2C.西南方向A3B3D.西北方向A4B44.当天傍晚,该同学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是()A.B1B.B2C.B3D.B4高考一轮复习等值线专题同步训练2/7【答案】3.C4.B【解析】3.若四条线路的水平距离相同,根据该同学行走速度图,刚开始时,地形平坦,速度快,前进水平距离大。然后速度迅速减慢,移动水平距离短,应是爬山过程。到山顶后慢速行走一段,速度迅速加快,说明有下坡路程。结合图示等高线数值,可推断其前进方向是西南方向,路线是A3B3,C对。A1B1、A4B4没有下坡路段,A、D错。A2B2到山顶后没有下坡路段,B错。4.当天是5月1日傍晚,北半球是夏半年,日落西北方向。结合指向标和等高线形态,该同学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是B2,没有地形阻挡视线,B对。B1西北方向有山峰阻挡视线,B3、B4西北方向有山脊阻挡视线,A、C、D错。读某地某月份7℃等温线百年来随全球气候变暖而变化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5.影响图示地区百年来7℃等温线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变迁B.火山喷发C.太阳活动增强D.大气成分变化6.图中海域等温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A.沿岸有寒流经过B.海洋热容量大,降温慢C.海底地形为海岭D.纬度高,太阳辐射弱【答案】5.D6.B【解析】5.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7℃等温线空间变化,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CO2相对含量的上升引起的,即大气成分变化,D正确。故选D。6.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图中7℃等温线因向高纬度方向移动。据此可推测,该区域北侧纬度更高,图中纬度数应为30°N,可知该地区位于中低纬大陆西岸,分布有寒流,结合所学知识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寒流流经地区较同纬度两侧地区温度更低。正好符合题意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B正确。故选B。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图示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高考一轮复习等值线专题同步训练3/77.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A.H、RB.Q、RC.Q、HD.H、K8.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是正相关的地区是A.Q、R之间B.N、M之间C.S、R之间D.S、K之间【答案】7.A8.B【解析】7.读图,R的取值范围是160~180,Q是180~200。K有两种可能:若与K相邻的等值线为160,则K的取值范围是140~160;若与K相邻的等值线为180,则K的取值范围是180~200。H有两种可能:若与H相邻的等值线为180,则H的取值范围是160~180;若与H相邻的等值线为200,则H的取值范围是200~220。所以,可能相等的两地是H和R、K和Q。结合选项,故选A。8.一般在无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年均温的分布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图示区域的年均温分布规律大体由南往北递减。图中N、M之间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故B项正确;S、R之间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呈负相关,故C项正确;而Q、R之间和S、K之间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无相关性,故AD项错误。故选B。针对藏南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于该地区进行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研究,下图示意风速为11m/s时在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高考一轮复习等值线专题同步训练4/79.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