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战2013】高考地理6年经典题精解精析专题12区域可持续发展(学生版)【2012年高考题】(2012上海卷)(十三)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重心就偏向那个方向。经济重心亦然。30.1995年至2009年期间,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么趋向?(2分)31.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32.简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区位条件。(4分〉33.研究发现,2005年至2007年经济重心总体向西移动,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在其后2007年至2009年总体也呈现出向西移动;2006年至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先向北后向南移动,经济重心在其后的2007年至2009年也出现先向北后向南移动。根据这两个事实分别说明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牵引关系。(4分)34.近十年来,经济重心与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空间移动特点与我国推出的重大区域开发战略相关。列举一项我国重大区域开发战略。(2分〉(2012广东卷)41.(28分)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焦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图9)。2材料二: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图10)。(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_____和____处,水深大于5m的是____和____处。(4分)(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和________。(4分)3(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6分)(4)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5)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8分)(2012福建卷)37.(37分)图13示意中国东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表41991年和2009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7分)(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8分)(3)据表4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0分)4(4)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12分)(2012全国大纲卷)3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二:图6示意灵渠位置。(3)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说明原因。(12分)(4)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8分)材料三:白驹过隙越千年,往事如烟话沧桑,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拥有超过6000万人口的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年工业生产总值超过7000亿美元的“世界工厂”。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地区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毗邻香港的独特区位优势,低廉的土地成本和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来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的“三来一补”贸易,逐步在家电、电子信息、玩具、服装等产业领域形成巨大的生产规模,占据叾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创立了快速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近年来,对珠三角上述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逐步增多,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