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增效提质——2014年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反思与总结重庆市永川职教中心李方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兴师之道,立德为先。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左传》中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胡锦涛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师德是学德的前提和条件,作为一名中职教师,立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安身,更是为了高质量地树人,树“德艺双馨”的一代新人。一、修炼师德,铸造师魂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始终十分重视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始终把道德修炼作为做人、做事的根基。古人曰:“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身为教育工作者,以什么为本呢?唯有一个字:“德”。“艺者德之枝叶也,德者人之根干也。”品德、师德,是为人师的根基。但实事是“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因此,教师要时刻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学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及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时刻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鞭策自己,把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作为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是在政治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思想、行动与国家的教育方针、路线、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二是在行业作风方面严于律己,以身示范。教师做的是叶的事业,不仅要孜孜不倦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挥洒着自己的热血,还应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坚持做到按时上下班,无迟到、早退、旷工;顾大局,识大体,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处处尊重学生人格,时时为学生终身发展着想。特别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无任何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以育人育心的技巧引导、鼓舞学生,极力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爱”是教师必备素养之首,更是师德的灵魂。20年从教生涯使我真切地体会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尤其是咱们中职学校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爱。从近三年我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结果中的不良因子来看,中职生自卑、敌对、偏执、冷漠等心理现象突出。这与学生在初中、小学时以分数论优劣的评价方式分不开,也与隔代抚养等社会现实相关。给学生的心安个家,让学生对前途充满希望是中职德育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有的放矢地心理健康教育,而在我执教的幼儿教育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教学中,我不局限于完成学科知识教学任务,更注重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巨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唯有心与心的碰撞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点燃智慧的火花。为此,我思学生之所惑,急家长之所急。在课堂上开辟了“我思故我在”专栏,开展1“目标成就未来”、“拥抱自信走向成功”等课前5分钟励志教育,还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教育学中的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找准奋斗方向,学习人际交往,调节不良情绪,克服重重困难。教学之余,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生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让家长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主成长,给学生一盏明灯,照亮人生旅途。近几年,我每接手一个新的年级时,都会有学生问我同样的问题:“老师,您怎样看我们?”言外之意,问我如何评价她们。我深知她们敏感的内心需要百般呵护,我每次都会以悦纳的方式回报她们。具体地说,是无条件地接纳并赞美她们,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做到不抛弃,不放弃。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我坚信,教好一个学生能成就一个幸福的家庭。这20年里,我已记不清给多少家长打了电话,也记不清为了转化一名学生查看了多少资料,更记不清有多少次与学生促膝谈心……所有的辛酸,所有的劳苦,所有的收获,所有的幸福都浓缩到一个“爱”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