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应如何做教育我们常常会不满于当今的社会的许多现状,抱怨现在的人不够文明,不负责任不会做事,甚至性格脆弱极端,动不动自杀杀人等等……所有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是从我们的校园走出去,没有一个不接受过我们的教育。办学做教育,我们制造的是很特殊的产品,不是现做现用,而是十年、二十年以后才用。我们认认真真教孩子知识,不教孩子做事,孩子走出社会不愿做事,所以工厂招不到工人;我们辛辛苦苦帮孩子挣分数,不教孩子做人,孩子长大后没爱心,没孝心,没功德心,很自私,很懒惰,家庭和社会都没了指望。我们做教育,脑袋应该清醒,把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这是比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教育核心。学生不是容器,灌输是做不成教育的。学会、养成、觉悟,都必须通过我们的有效引领,让学生投入其中,参予其中,在自己亲历的活动中体验、成长。一切教育都要寓于活动之中,一切活动都要努力让学生“动起来”,教育才能成正比。一、动,要全动。我们的教育不能满足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每个孩子都是唯一,失去了机会,就永远不可能重新再来,全员参加,才能全员受益。因此,动,就必须努力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必须融入其中。二、动,要主动。学生是未来家国的主人,现在就必须是学校的主人,当学校的家,做学校的主。在学生时代有否得到重视培养,有否得到锻炼展示,对其一生能否先人一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制定了学生在校十项权利,把包办代替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尽最大限度地把整个学校交给学生,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表现自我的机会和场地,在承担责任中培养责任心,在做事中学会做事,在主人的角色中学会做主人。三、动,要会动。学生要学知识,要考出高分,这是我们都在努力的,也是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块基石。但我们的许多老师更多地是想到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没有想到学生学知识需要什么支持。其实,知识的学习不是靠灌输的,是需要学生多方面的品质来支持的,许多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因为缺乏责任心,没有坚持力,学习不用心,不会观察,不会思考,对人对事漠不关心,内心世界不丰富,大脑信息储备匮乏等。用这样的刀,误了砍柴工是必然的。四、动,要多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只是一次或一阵子,不要指望吃一顿满汉全席就能长生不老。现在的校园有这么多的教育功能,重视一阵子,这些教育功能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必须坚持下去,这种熏陶感染,一定会升华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从而,让从学校走出去的孩子尽此一生无限向上,尽此一生无限美好。我们把责任、习惯的培养寓在孩子参予的所有活动中,让孩子们“动起来”。动,要全动,全动了,才能全员受益;动,要主动,主动参予,才有内趋力,才能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动,要会动,孩子学会了,不需要我们守住孩子一辈子动,要多动,经常参予,持之以恒,各种品质的培养才能逐渐的形成,固化成品质,作用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