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一、明治维新的背景•1.国内因素:幕府统治出现危机•(1)政治:天皇没有实权,实行幕藩体制,等级制度森严。•(2)经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发展受阻。•(3)文化:洋学兴起,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得到传播,为日本学习西方准备了条件。•(4)阶级: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中下级武士对幕府不满。•(5)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2.国际因素:民族危机出现。1853年起,美英等西方国家入侵,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的影响•(1)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主权遭到破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3)冲击着旧体制,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4)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暴露日本社会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因此反对幕府统治,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更加强烈。•二、明治维新的过程和主要内容•1.过程•(1)形成以下级武士为主的改革派,公开反对幕府。•(2)确定武装倒幕方针,采取割据富强的策略。•(3)建立了由农民和商人子弟组成的武装力量。•(4)武装倒幕成功,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5)颁布《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2.基本内容•(1)政治•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宣布四民平等,取消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的特权。•③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2)经济•①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②重点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③派使节团出访欧洲,进行考察。•④“”从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到扶植私人企业,大力推进殖产兴业政策。•⑤注意培养人才,成为推进日本工业化的重要科技力量。•(3)文化: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推行文明开化。•3.主要特点•(1)政治:所有的政治改革都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2)经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3)文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旧文化,但并未全盘西化。•明治维新的目的在于富国,其中关键在于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当时经济落后、民智未开的日本,人们缺乏创办工业的勇气、信心、技术、资金,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殖产兴业”政策的主要精神在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发展经济,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三、明治维新的影响•1.积极作用:推动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1)加强了中央集权,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2)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4)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5)使日本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局限性•(1)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随着工业化的深入,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2)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深重灾难。•(3)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形成了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明治维新结束了幕藩的封建统治,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措施及1889年宪法的制订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并逐渐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渐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强国。由于改革不彻底,日本成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2009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