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是班主任管理的永恒方式班级管理经验介绍丰水山寄宿制学校王晓敏从教14年,就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工作.14年班主任历程的风风雨雨,尝遍了为人师的酸甜苦辣,一路跋涉,一路前进,见识了形形色色的孩子,接受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时而如因数年甘甜的佳酿,品一口,余香绕梁;时而如咀嚼一枚青涩的橄榄,咬一口,酸涩无奈,时而如拾捡一地凌乱的鸡毛,手忙脚乱……我的教育之花五彩缤纷,我的教育感受五彩纷呈。我觉得最为突出的一点,自己是一位有爱心的教育工作者,一位有爱心的班主任。因而,十几年里,我所带的班级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比赛及常规检查中表现都较突出.总结十几年里的班级管理经验,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一、爱孩子要科学的管理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怎样实行民主管理呢?(一)组建得力助手刚开始做班主任的时候,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样做班主任的效率是不是太低了。难道做班主任一定要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没有很好的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记得有一次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林东三中孟宪锋老师曾经介绍过给班干部戴高帽子的方法来培养班干部,这一招还是蛮有用的。我以前也用过这种方法,但用起来没有孟老师那么的得心应手,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己在时间和场合上把握得不够好,经常在公共场合给班干部戴高帽,虽然可以激励班干部的斗志,但是无意中也会引起另外一部分学生的不满情绪,认为老师过分夸大班干部的作用,听了孟老师的报告茅塞顿开,由公开场合逐渐变为地下工作者,给班干部带高帽子后班干部的做事情的积极性高涨。但每一个人的情绪不可能永远高涨,班干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很容易沮丧,这个时候班主任应该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有个班干部抱怨他举办的活动同学们反应冷淡,不够热情,比如他提出来每天中午早到校20分钟,在班上搞文艺展示,结果表示要参加者寥寥无几,结果泡了汤。后来我问了其他班干部,为什么没有人参加,其他班干部说是他的工作方式很多人无法接受,他的工作方法多是命令式的。他说:“每天中午必须早来20分钟搞文艺展示,全班同学都必须参加。”作为同年龄的孩子都不愿意当傀儡。我教这个班干部用这样一种方法:首先讲出这次活动设想如何丰富多彩,将同学们的胃口先吊起来,提高大家的兴趣,然后最后来问大家:“同学们是觉得现在搞好呢?还是以后搞好一点?”,这种方法叫做二选一,既暗示了晚会肯定要搞又给到全班同学商量时间的余地,而且以这种商量的语气讲出来让所有的学生都感觉到了自己的意见受到了尊重。同样的事情在工作方式上改动一下,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实行民主管理,班主任首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心态,如果班主任总是高踞于学生之上,指挥学生,命令学生,动辄呵斥学生,那就没有民主。(二)建立融洽、信任、互助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我利用各种机会,努力与学生建立一种融洽、信任、互助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学习、生活就觉得轻松愉快,班主任工作起来也感到不紧张、不吃力;师生互信,便少了猜疑、对立,少了敌对情绪,班级工作也就得心应手;师生互助,班集体就有了无穷的力量克服前进中的阻力。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发火、打骂学生只能说明班主任无能。在建立这种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我体会比较深的一点是:对待学生要少批评多鼓励,少喝斥多赞扬,更不能打骂体罚学生。试想:一个动辄就批评、讽刺、挖苦、打骂体罚学生的班主任怎能与学生产生感情共鸣?怎能建立融洽、信任、互助的师生关系?(三)丰富班级管理角色,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级民主管理,班主任应该把每一个同学看成是班主任的助手,使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代表,是班级的主人翁,人人都是班级的主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班级的管理工作就好干.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人翁作用发挥的越充分,对班集体就越热爱越关心.所以采用丰富班级管理角色的方法,目的是为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并在此过程中提高管理能力创造条件。它可能带来的积极效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