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鸟90学时113VIP免费

鸟90学时113_第1页
1/13
鸟90学时113_第2页
2/13
鸟90学时113_第3页
3/13
诗歌中鸟的形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微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梁实秋(1903~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翻译家。原名治华,笔名秋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后与闻一多等成立清华文学社,开始写批评文章和新诗。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先后在东南大学、暨南大学任教。1949年定居台湾。小品文的作者要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须在悠闲中才有所获得。我们都很清楚梁实秋先生是来自学院的教授学者,他既继承了晚明以来舒适的小品文风格,又接收了英国散文的个人笔调。他追求所谓“雅”的文调,批评市井之流的语气、村妇骂街的口吻,他的散文表现出一种闲和的雍容雅态。梁实秋自己嘴上常常挂着阿诺德的名言:“文学是沉静地观察人生,并观察人生的全体。”鸟梁实秋默读课文谈谈你初读文章的感受?选读课文读第3、4段,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来赏析微写作仿照第34﹑段中描写动物外形动作﹑声音等方法,为你所熟悉的动物写一个﹑“素描”。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吧?——梁实秋《鸟》回想从前,自己做过扑灯蛾,惹火焚身,自己做过撞窗户纸的苍蝇,一心想奔……,结果落在粘苍蝇的胶纸上。——梁实秋《中年》本文生动细腻地描写了鸟悦耳的鸣叫,俊俏的形体表达了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同时,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也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不满。梁实秋祖父官居四品,父亲是首都警界人士,他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官二代。梁实秋本人也很聪明,13岁就考入清华大学,21岁时,梁实秋留学美国,后进入哈佛大学读研究生。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家庭出身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中国传统儒家士大夫的气质和英国的绅士风度在他身上互相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贵族气质。也形成了“中外逢源,古今无阻”的特色。这也是梁实秋散文的个性。最能代表其散文艺术成就的就是他的《雅舍小品》。拓展阅读作家笔下的动物我们从来没有要求过猫做什么事。他吃的不只是溪鱼,睡的也不只是毛毯,我们的住处没有鼠,他无用武之地,顶多偶然见了蟑螂而惊叫追逐,菁清说这是他对我们的服务。我们吃饭的时候他常蹲在餐桌上,虎视眈眈,但是他不伸爪,顶多走近盘边闻闻。喂他几块鱼虾鸡鸭之类,他浅尝辄止。他从不偷嘴。他吃饱了,抹抹脸就睡,弯着腰睡,趴着睡,仰着睡,有时候爬到我们床上枕着我们的臂腿睡。他有二十六七磅重,压得人腿脚酸麻,我们外出,先把他安顿好,鱼一钵,水一盂,有时候给他盖一床被,或是搭一个篷。等我们回来,门锁一响,他已窜到门口相迎。这样,他便已给了我们很大的满足。猫和人一样,有个性。白猫王子不是属于“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那个类型。他好像有他的尊严。有时候我喊他过来,他看我一眼,等我喊过三数声之后才肯慢慢的踱过来,并不一跃而登膝头,而是卧在我身边伸手可抚摩到的地方。如果再加催促,他也有时移动身体更靠近我。大多时他是不理会我的呼唤的。他卧如弓,坐如钟,自得其乐,旁若无人。至少是和人保持距离。——梁实秋《白猫王子五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