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游戏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之一,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等能力,他们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因此,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尤为必要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著名教育家卡连柯也说过:“培养未来活动家——从游戏开始。”游戏是幼儿快乐的源泉,更是幼儿成长的阶梯。环境,是指人生活其中,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借助环境,成为游戏的支持者、提供者、观察者、引导者,促进幼儿主动发展。游戏环境的创设应开放、自主、有弹性,让幼儿萌发主动参与游戏的兴趣,必须真实反映幼儿是环境的主人,让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环境,而不是单纯的装饰物。这样的环境就是幼儿展示自我的舞台,不断地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情感,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1.让可触摸的墙面变静为动幼儿园里的墙面展示着教师对环境创设的构想,幼儿只能静态地欣赏。我们常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墙面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实践中,我们尝试将儿童能够接触到的部分墙面设计成磁性墙面软性墙面,让幼儿可以自由操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墙面空间,满足儿童活动的需要,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2.让所有平面成为孩子活动的空间为了追求环境的整洁,幼儿园里常常是一尘不染,柜面、窗台都收拾得特别干净,这样间接地对幼儿的活动产生了限制,影响着幼儿的主动发展。实践中,我们突破原有的模式,将活动室中的各个区角、窗台、玩具柜等处设计为儿童的自由活动区,把所有能让孩子触及到的柜面、台面都利用起来,拓展了活动空间,保证了儿童拥有足够多的自由活动的场所,幼儿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活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3.让开放与封闭的空间都充满趣味开放的游戏环境能使幼儿在游戏中大胆想象,自主安排游戏空间自由拓展游戏情节,能够突破由预先设置的游戏空间、材料而带来的思维定势的局限,也有助于幼儿合作、协调、交往等能力的培养。我们也打破布局的限制,让幼儿自己创设游戏环境,孩子们把娃娃家等游戏活动搬到了户外,玩得更尽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