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博士回母校当人们还沉浸在2011年新春佳节的喜庆中的时候,我们铁中的高三学生又背起行囊踏上了为理想而冲锋的路上。正月的天气很寒冷,我校的毕业生赵杰和当年双城市高考状元肖英超于正月初八踏着厚厚的积雪来到我校为同学们加油鼓劲来了。肖英超是被保送到清华硕博连读的学生,成绩一直很优秀,有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在给理科班的讲座中由肖博士开讲,重点讲了各门课的学习方法,高考前的注意事项以及在高考考场中应具有的心态。他介绍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和自己当年的高考。对同学们普遍感到比较难的物理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学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很受启发。在介绍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重点介绍了一些学校和如何在报考时选择专业,同时他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到:高考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大学生活不仅能让人学习到知识、明确人生方向,更是对人心智的成长有根本性作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有无知、迷茫、痛苦的时刻,但是求索的乐趣却也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比拟的,希望同学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对同学们比较关心的的大学和专业以及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等也做了介绍。赵杰于1999——2002年在我校读高中,2002年考入了首都师范大学并在首都师大完成了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在2009年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赵博士满怀深情的回顾自己在铁中的点点滴滴,感谢铁中老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她通过个人的成长历程指出:铁中的学生不比重点高中的差,铁中的老师也比重点高中的老师差。她为同学们描绘了清华大学的校园生活,对于学生普遍携带和使用手机的问题,赵杰告诉我们清华大学的本科生三分之一是没有手机的,诱惑总是比正经事更具有吸引力,但是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是应该自觉抵抗诱惑的。在清华的校园里夜晚11点或者是12点在校园中是不会害怕的,因为很多做实验的和学习的学生刚刚返回寝室休息。赵杰告诉我们“不怕别人拼命,就怕比你牛的人在拼命。”我们做的不好的原因是我们还都没有做到100%的努力。赵杰介绍了自己在北京九年的学习和生活,当年考入首都师大的化学系共有四位来自黑龙江省的学生其中两个来自哈尔滨第三中学,一位来自哈铁一中,还有就是来自双城市铁路中学的赵杰。四个人都在首都师大读完硕士,而考入清华读博士的只有我们的赵杰。在2010年的暑期,赵杰的博士论文在德国发表在化学界产生了震动。得到了导师和专家组的高度赞誉,为我们铁路中学争得了荣誉。两位博士的讲座在同学中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同学们听得如醉如痴,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通过近距离和博士接触提高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为即将上大学的铁中学生打开了一扇窗。同学们更加相信普高不等于普通,基础很重要,后天的努力更重要,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两位博士期待着我们学校的学生能够到北京读书,到清华读书。我们有理由相信,我校的学生一定会为母校争得更多的荣誉,我们也祝福两位博士的生活幸福,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