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与学校体育之我见【摘要】全民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养成是健康体育的首要任务,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应紧紧围绕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学习健康体育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健身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来进行改革实践。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和更新观念,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体育教学与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观。【关键词】全民健康终身体育学校体育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健康体育主要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过去在学校为健康而锻炼身体,可又为考试的分数而摧残身体;毕业后又拿健康的身体去挣钱、去创业;退休后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再去用钱买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闲暇时间也越来越多,体育运动也逐渐的走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大众体育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追求的一部分,人们也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健康,人们的健康体育观已成雏形。1、健康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学校体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通过身体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其核心目标是为了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终身体育和健康体育的习惯。1.1健康体育使学生体质强壮健康体育最直接的功能就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学校体育应以强身健体为主,从而达到终身体育观的长远目的,因此,当今的体育教学应将学生的兴趣与技能、体育与心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完美结合,从而达到终身体育观的最终目的。而健康体育正体现了这方面的优点,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1.2健康体育使学生心理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学生身体直接参与的活动,在运动中协调自己的身体,对外界事物做出准确的感知和判断,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从而调节情绪,改善心理。体育教学中有胜利的喜悦,挫折和失败后的沮丧,又有各方面的压力,赛前的紧张与不安,对新的环境的适应过程等。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树立健康的体育观,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健康体育让人充满兴趣,以好的心情参与体育运动,从而使人健康发展。因此,体育教学应走健康体育之路。1.3健康体育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的体质、智商和情商的综合发展水平;从狭义来说是指人的心理发展水平,特别是意志力、抗挫折能力、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及社会交往能力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现代社会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是一个立体化空间社会。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完善,可塑性大,易于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体育课堂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密切的接触和语言交流。学校体育教学不仅使学生积累知识,而且心理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2、健康体育应贯穿与体育教学之中健康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体育观。2.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健康体育是学校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就必须改革旧的课程体系,实施新课程,以认识、情感、行为等作为学生学习的依据,课的内容和结构打破运动项目的划分,以技能为主,选取一些与体育有密切关系的教学内容,如: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技能,最终构成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增强自身素质的同时学习一些体育知识,力求把健康落实到实处。2.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有兴趣参与的活动,一定要给予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