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案课型:复习课日期:2015年4月22日班级:高三、十一班授课教师:詹洪志课题第8讲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1895---1919)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识方面:把握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深刻理解维新思想等民主思想的影响、从社会视角评价辛亥革命、社会环境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对新文化运动文化特点的理解;技能方面:注重对学生迁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和解读获取材料信息能力的逐步提升。二、过程与方法:学生独立分析与合作学习结合;教师问题引领,适当点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再度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主权与独立而主动学习勇于探索的民族精神;教学重点从民众视角来看待此期政治变革;新文化运动的定位及影响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分析解读的基本能力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互动教学·合作探究·讲练结合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方法与策略目标与评价一、导课:1、播放本阶段核心人物图片2、出示考纲及三年考情统计表,学情调查统计表二、探究命题视角:视角一:甲午战争失败促成了中华民族第一次觉醒问题1、材料反映的主旨是什么?问题2、探究:材料中“巨祸”是什么?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体现在哪些方面?小结: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例题:见课件练习:见课件视角二:戊戌维新思想是中国新文化的觉醒例题:见课件问题:维新思想的影响?视角三从社会史视角看辛亥革命例题见课件练习见课件教师丝语视角四---从北洋政府发展实业的政策看民族工业“春天”的出现例题:见课件情境导入分析考情,预测考向课前用高考真题诊断学情出示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探究,教师适当点拨整合视角通过习题分析总结漫画类材料信息解读提取小技巧例题引领,分析考点视角拓展整合知识从民众视角看待政治变革通过习题分析交代获取材料信息的简便方法例题引领,分析考点视角激情导入,激发兴趣;明确教与学的讲习方向填补知识与技能缺陷;深化考点把握命题视角补习知识缺陷关注核心考点,探究考试方向;补习知识技能缺陷预测考试方向视角五---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没有传统的现代化”探究:你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例题:见课件知识整合: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解读材料,设置例题加以解析,阐明观点整理列表探究命题视角,深化重点、热点拓展整合专题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运动课堂总结板书:甲午战争—觉醒与探索—近代化民族工业的初步到短暂春天发展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课后练:专题演练(173页)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