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一方修为,犁一片蓝天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壮年也好、老年也罢,学习对一个人来说,应该是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一种觉悟、一种修为。而随着工作量的增加、质量要求的提高,才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需要提升的空间很大。作为一名专职的编辑,我们不仅要完成《香坊教育》内刊的编辑工作,还要不定期的出版《教育动态》,为广大教师提供最前沿、热点的教育资讯、动态。无论是什么方面的稿件,每一篇稿件征集上来之后,我都会认真的阅读,甄选,改稿,并与作者交流,再反复修改。打印社排完版后,打印初稿,我们还要进行三次校对,之后我们的主管校长在进行最后的校对。每一次贾校长校对完之后,小到标点、词语,大到段落、结构,都会存在问题,每一次面对贾校长校对完的红鲜鲜的圈、勾、点、画的稿件,我都会自责,责怪自己怎么就不能再用心一些,也会自嘲一下自己,贾校长是写书,我们是看书的,差距太大了。当然,也会默默的把问题一一记录下来,我想这也是学习和提升的一个机会,在这里也非常感谢贾校长的认真严谨,正是他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也促使我发现自己的不足,更要努力学习。作为“学校学术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更肩负了另一种艰巨的任务,评估学校及教师的教科研工作,对申报的小课题、亮点工作、生命化教育研究“文本成果”等进行评审。2013年3月从“学校学术委员会”成立以来,走过了3个年头,审阅了学校一百多个小课题相关材料,近80份“亮点特色成果”和生命化教育研究“文本材料”。这些工作不仅仅是查阅文本材料,更要求我们自身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和深厚的专业能力。虽然曾经做过20年的班主任,也做过几年的教学主任,但是来品评我们学校这些专业的教研人员的材料,我真的有些勉为其难。但我很珍惜学校领导对我工作的信任,我更要对这份工作负起责任。无论自己原来做什么工作,无论自己行与不行,面对着全新的工作需要,要我努力,尽力,尽职,问心无愧。水因为追求源远流长而变得灵动,山因为有所坚守而变得稳固,教师因为执着的信念便有了“春蚕人梯”。我将用自己心中坚守的这份责任,努力修为,尽到本分,犁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