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初中2020年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篇一:初中计算机教学计划2020-2020年度上学期计算机教学计划加克斯勒克指导思想与任务目标:人类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非常重要而且必要。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初步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初步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文明规范地使用信息技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为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初中阶段要达到以下目标: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和课时安排: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主要选取以下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总课时数为108课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其中,必修68课时,选修40课时。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1)信息与信息社会。(2)信息技术应用初步。(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4)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5)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6)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1)汉字输入。(2)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4)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5)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1)文本的编辑、修改。(2)版式的设计。*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1)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2)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3)数据的表格处理。(4)数据图表的创建。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1)网络的基本概念。(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4)电子邮件的使用。*(5)网页制作。2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多媒体介绍。(2)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3)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4)作品的组织和展示。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2)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4)计算机安全。(5)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6)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工作要点及措施:一、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开足课时。新一轮课程改革把信息技术课纳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我市实际,确定在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用泰山出版社教材,共3本,在初一至初三开设,每周一课时,每学期设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各学校要按要求开设,并保证开设效果。二、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尽量使该门课程使用电子教案,在无纸化、无软盘、办公自动化方面成为领先学科,开辟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上课:授课地点均在微机教室或大屏幕投影教室进行,以学生上机练习为主,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所渗透和加强,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引导,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新模式;作业: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电脑小报、绘画、动画等,强化技能。教师要对学生加大监控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落实情况。三、多渠道尝试教学方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