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开的声音去看桃花的那天,我的心情很坏。满以为进入一个花团锦簇的“市”外桃园会给我的心灵一丝安慰,然而这里的桃花比我想象中的盛景却暗淡了许多,直到我爬上山顶,内心依旧难以逃脱那种忧伤的侵袭。看着山下泛着淡白的桃花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我似乎有一种倍受欺骗的感觉。至少那位美丽的小女孩出现以前我的心情一直如此。那小女孩是什么时候到山顶的,我没有在意。直到那女孩甜甜的声音出现在我的耳畔,我才对她有了感觉。“妈妈,这到哪儿了?”她的声音美丽动听,就像鸟鸣那样清脆悦耳。“孩子,你走到山顶啦!你现在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妈妈的声音轻柔而爱抚。那小女孩听了妈妈的话,兴奋得跳起来拍着手。我这才发现她双目失明,有种被针扎的感觉。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她穿着一件粉红粉红的连衣裙,头上扎着两条羊角小辫,随着她兴奋的欢呼,那小辫子在肩上一起一落,就像春风里两只美丽的小燕子跳跃于花间。她的脸也是粉红的,这使她更像一株亭亭玉立的桃花了。我出神地盯着这位可爱的女孩,心中不觉慨叹起命运来——也许命运之神本身就是残缺的吧,再美丽的东西都会留下永恒的缺陷。“妈妈,这里有好多好多的桃树,有大片大片的桃花,是吗?”那小女孩高兴地问妈妈。从她兴奋的话语中,我似乎感觉到了她心中那片美丽的桃林。“是的,孩子。”妈妈轻抚着孩子的头。“啊!让我听听……哟,好多的花在开哟!妈妈,你听,到处都是花开的声音!这声音好美,好美,它轻轻的,柔柔的……”那小女孩真像一位陶醉在梦境中的诗人。看见她沉浸在这美好的诗意中,我不禁泪光涟涟了。我真想告诉她——这山顶根本没有成片的桃树,也没有繁茂的桃花。但是,我没有勇气也更不愿去打破她心中那方完美的世界!小女孩的妈妈是爱她的孩子的,她轻轻地搂着自己的女儿说:“是的,孩子。这里有好多好多的桃花正在开放,还有许多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小女孩的微笑更加灿烂了。我的心情一下子喜悦了起来,当我再看这山稀疏的桃花时我发现它一下子变得鲜艳多姿了。10.“我”为什么有一种倍受欺骗的感觉?(3分)11.作者对小女孩的喜爱,融进了哪些具体的描写之中?请按提示摘出相应句子:(3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12.“再美丽的东西都会留下永恒的缺陷。”富有人生的哲理,如何理解?请举例说明。(4分)13.请分析概述妈妈的形象。(3分)14.作者既是自然的观赏者,又是人情的观察者,景随心就,心随景转,写出了思想的前后反差。作者采用什么手法?具体说说作者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15.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花开的声音”的理解。(4分)(二)母亲的泪眼5年前回中国老家探亲,和老母亲离别时,曾向她吐露了“再过5年,就是你90大寿,到时我一定回来为您拜寿”的心愿,转眼和母亲离别已满5年了。去年底,母亲来信说,她的生日原是9月4日,她准备提前在下年初我回乡前就做,这样,我回时就可以减少一些应酬,让我住得安适些。母亲还说,她最近身体已大不如前,不知道还能在世多久,希望我尽可能早回,像她这般年龄的人,今天不知明天事,迟了可能就没有机会再见到面了。因此,今年初即作归计,到了3月中旬就整装成行。由于途中因事耽搁,归期比预定的日程迟了一天,害母亲空等了一整天,到家时,她听到我和邻居招呼的声音,连忙艰难地移动双脚,到门外以泪眼相迎,看她薄薄的两唇勉强开合着,却无法说出话来,我也一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在启程前,托在国大医学院任教的内弟,介绍了几种适合老年人服用的丸药,在上海停留时,又为母亲搜购了好些补品。母亲面对着成堆的瓶瓶罐罐,却说:“我的日子不会多了,用不着进补啦,你的两个女儿——我的两个宝贝孙女,好好地抚养她们成人,这才重要。”母亲凡事总是为别人着想,很少想到自己,一向乐于助人,满怀悲悯。这苦了她的一生,而她自己却乐在其中。倒是后来我在行李中找出了一双棉鞋,她马上试穿,正合适,因此,逢人便夸我说:“难得可儿还记得我鞋子的尺码,这鞋大小正合适,穿着又舒适。”可儿是我的乳名。这长久以来没人呼唤的小名,从母亲嘴里叫出来,听着有说不出的舒服。这棉鞋也是临时在上海买的,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