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龙山中学九年级历史学科学案班级:姓名:朱纪顺自评:互评:教师评:沈虹课题第3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学习过程疑问、反思、笔记一、课前学习(10分钟左右)目标导航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识链接1.阅读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产生的原因。2、上网查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关资料。自主学习[课前学习](10分钟左右)(一)初读正文、勾划要点、完成填空。(《学习指要》P1预习导航)10分钟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苏联赫鲁晓夫的改革(1)时间:1953-1964年。(2)目的: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弊端。(3)内容:农业方面,采取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开展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等办法,力图改变苏联________________状况。工业方面,一度把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后又陆续收回。(4)结果:未从根本上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没有克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1)时间:从20世纪________年代中期起。(2)目的: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果:总体成效不大。3.匈牙利的改革(1)时间:从________年起(2)内容:①改革计划管理体制,②改革价格和工资制度,③允许雇工五人以内的私人小企业发展。(3)结果:由于此次改革比较顺利,经济发展平稳,市场比较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被称为稳健改革的“____________”。匈牙利也一度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国的改革开放(1)时间:__________年底至今(2)结果: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奇迹”。(3)成功的原因: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路。二、东欧剧变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年2.实质:东欧各国的_______________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表现:在政治上______________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_________;在军事上纷纷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位的丧失,剧变后的东欧各国已放弃了_____________道路。4.原因:东欧国家的剧变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内外矛盾的总爆发。盲目照搬__________模式,经济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完善,改革成效不大以及西方国家所采取的“__________________”战略等,是发生剧变的主要因素。三、苏联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1)时间:从1985年3月起(2)内容:由于首先进行的__________改革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转而进行政治改革。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以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代__________________,放弃宪法规定的苏共领导地位,模仿西方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_和政治多元化。(3)结果: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苏联解体__________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了试图夺取最高权力的“__________”事件。接着,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苏共中央自行解散。_____月底,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把权力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宣言,从法律上终止了苏联的存在,苏联正式解体。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影响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遭到重大挫折,同时标志着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崩溃。我的问题:印度有一句名言:“一个聪明人,永远会发问”请把你在预习中的疑问写在下面:二、课内探究导航目标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学习过程课堂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联模式,或称“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存在着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但也正是通过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打败了法西斯。这两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功绩,使得苏联模式的创造者再也看不到它的弊端了,战后的苏联在斯大林模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为理论上打破禁区、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改革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