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承诺[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承诺的分量》中的第二框题,第九课的第一、三框,主要让学生理解承诺是什么和怎样去学会做承诺,而本框内容着重解决的是人为什么要信守承诺(兑现诺言的重要性)的问题,所以本框内容在本课教学中和以后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建设诚信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信守承诺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根据课程标准,八年级学生通过本框学习应该在与他人、集体的交往中学会慎重许诺、认真践诺,将懂得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本框教学是第九课情感态度人生观教育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结合点。[学情分析](1)、八年级学生对承诺的涵义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够判断什么是守诺的行为,什么是不守诺的行为,对守诺的行为能够作出肯定的评价,对不诚信的行为能够作出否定的评价。(2)、初中生由于生活阅历简单,对于信守诺言的重要性仍缺乏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容易引发失信问题。他们情绪波动性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又不不重视兑现;考试作弊、言行不一、撒谎骗人等不讲诚信行为在学生身上时有发生。(3)、加强中学生的诚实守诺教育,使他们明辨是非,牢固树立守诺为荣、失信为耻的道德观念,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承诺的内涵,懂得在许诺时要量力而行,感受信守承诺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目标:解读生活中失信的危害,增强自己的比较分析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践约守信,诚实做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诚实做人,做事讲信用的好习惯,增强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诚实信用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使自己愉快度过人生的美好青春时光,为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课前预习]搜集有关承诺的俗语、成语、名句以及名人故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播放动画片《九色鹿》片段:九色鹿救了溺水者,溺水者答应会保守秘密。剧情猜测:溺水者有没有保守秘密?结果怎样?2.继续播放动画片《九色鹿》片段:溺水者没有信守承诺,落了个可悲的下场。在生活中更多的人还在信守着对别人的承诺,而我们的社会也正需要这种诚信。讲解新课:一、生活中的承诺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诚信的民族,重信守诺之举不胜枚举,同学们能不能举个例子?(学生讲述课前准备的名人故事)(教师补充材料)十二个第一名小时候,女科学家林兰英的家境不太富裕,父母靠辛辛苦苦劳动挣来的钱勉强供养着几个孩子上学。林兰英小学毕业后,母亲把她叫到跟前说:“兰英,一个姑娘家读到小学毕业,识几个字就不错了,念那么多书也没啥用,我看你下学期就别念了。”林兰英知道妈妈是怕花钱,就对妈妈说:“我听说中学里有规定,考试得第一名可以免除学杂费。我向您保证,上中学后我好好学习,每次都考第一名,不用家里交学杂费。”母亲看她这么想读书,也就答应了,不过并没把林兰英许诺考第一名的事放在心上。林兰英上了初中后,上课专心听讲,下课认真复习,别人学习的时候她在学,别人不学的时候她也在学。经过半年的努力,她真的考了第一名,学校也把她这一学期的学杂费免了。母亲认为这是个偶然,不过由于有约在先,也不好反悔,就答应她再读一个学期。第二个学期末,林兰英又拿着第一名的奖状向母亲报喜,母亲很吃惊,知道自己低估了女儿。看着自己的女儿这么有志气,母亲很高兴,从此后让林兰英安心读书,不要惦记家里,就是家里再难,也要供她读完初中。即使这样,林兰英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仍然牢牢记住自己对母亲许下的诺言。到初中毕业,三年中她一共得了六个第一名!后来上了高中,林兰英仍然是年年第一。加上初中,整个中学六年,林兰英共得了十二个第一名。看了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承诺是什么?承诺,给别人是一份期待,给自己的是一份义务。做人做事讲信用,是一种责任。生活中处处有承诺找一找:学生自学教材,找出教材中出现的社会生活中的承诺。说一说:生活中,你还接触过哪些人对你的承诺?分一分:承诺有哪些形式?辨一辨:有人说,书面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