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改数学课堂教学反思南宁十中---廖烈亮在我们广西,高中新课改已实施了两年,两年来,我从高一至高二,一直担任高中的数学教学,对数学课堂的研究和探索,有一定的体会。首先,在思想和教学的观念上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就是变应试教学为终身学习。在旧教材中,我们作为老师和学生,天天都以高考作为指挥棒,高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苦于题海战术中,累得气喘嘘嘘,到头来,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还得不到应有的分数,真是不值。而新课改后,以终身学习,创新精神学科价值,情感培养为目的的理念逐步进入学生的思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在各学科的情感投入方面作适应的配置,从强迫学生,转为主动学习。其次,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生动力的问题。熟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经常跟学生说,只有从内心想学好数学,才有可能把数学学好。因此,我要求:不管任何时候,都要将数学当成是自己最好的“老熟人”,并经常喊出:我爱数学,数学爱我!的响亮的口号。学生有了内生动力后,学起数学来,就是方法和技巧的选择了。第三,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将问题性的教学落实在教学的始终。我发现,以问题引导教学,能让学生形成认识上的新旧知识的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在不知不觉中被打开,心理总是在一种求知的状态下。在教学中,我发现可采取有步骤地设置思维障碍等方法,对学生铺设恰当的认识阶梯,呈现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学生任务,能让激发学生较长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曾将“反馈-调节”机制注入教学中。因为,只有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调整设问方式,利于调整学习内容的难易度,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流畅。在教材的处理上,我一般将教材结构化。并保持思想方法的一致性。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核心知识为联结点,精中求简,让学生感到易学,好理解,会用,真正的减轻学习的心理负担;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我还在适时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网络化,系统,联系畅通,即是将知识变厚为薄的过程;新课程比较注意知识的活力,因此,我在教学中,我用较多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自我成长的活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新情境中引发新思想,通过观察分析,找到适合各自的新方法,为终身学习,养成一种较为优秀的学习模式。新教材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去发现,去教学实践,我会不断探索,力争做到教学模式与教学研究的最优化,让教学变得简单与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