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君主立宪制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国王、皇帝等)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分享权力、互相妥协的产物。(民主)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制政体可分为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目前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主要有两种:女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但英国真正掌权的却是英国首相,这是为什么呢?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2、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一、光荣革命1、背景:1)经济、阶级基础:2)政治基础:2、过程:1)1640年爆发革命,查理一世被处死,后建立共和国;2)斯图亚特王朝复辟;3)1688年,光荣革命;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侵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议会)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查理一世厉行君主专制矛盾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要求限制王权新贵族扩大政治权利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恢复旧秩序1688年政变:“光荣革命”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1、《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事业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由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A2、“它是一场没有流血的戏剧,不具有革命性质,麦考来的《英国史》称它是”理想的、合法的、典范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是()A封建政权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斗争C资产阶级内部的争夺政权的斗争D封建国王与克伦威尔争夺政权的斗争B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内容:1、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标志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的直接目的是()A、阻止斯图亚特王朝复辟B、限制国王的权力C、扩大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D、废除君主制B三、君主立宪制的发展1、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过程:英国的内阁是由枢密院发展而来的。中世纪时,枢密院由政府大臣、王室成员和国王的私人顾问组成,是国王的咨询机构,协助国王处理政务。枢密院机构庞大,人数众多,造成决策困难。17世纪初,国王往往召集枢密院中的部分亲信,讨论决定重大政务。因为这种会议常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里举行,人们称之为“内阁”会议。1688年政变后,议会的主权地位确立。此后,国王任用的内阁大臣,须向议会领袖咨询。内阁大臣处理政务,虽然要对国王负责,但最终得听议会的,因为议会握有财政大权。——北师大版必修一教材从材料中看,英国的内阁是如何慢慢发展而来的?“不懂英语的国王”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罗伯特沃尔波尔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乔治一世——不懂英语的国王沃尔波尔(1676-1754)三、君主立宪制的发展1、责任制内阁的形成①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中召开内阁会议(传统);②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1)过程:2)内阁的构成及运行机制:由首相提名内阁成员组成责任制内阁;①构成②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最年轻的英国首相”1782年秋,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在这个故事中,当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