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写作之我见..下载LOFTER客户端来自采编一线的真知灼见《教师写作之我见》————小问题深思考认真写各位老师,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我知道,大家都很想写好文章,把自己的经验、心得、成果展示出来,但实际上,许多老师投稿时都尝到了闭门羹,受到了冷遇。原因是多方面的。抛开一些不好说的因素,我认为原因如下:教师写作常见的毛病紧跟形势,大而无当。我收到这样的文章《论作文教学与三个代表》,文章作者是一个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一看题目,让人哭笑不得;还有的教师写《新世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我见》《学校管理创新》,快到教师节时就谈《师德修养核心就是爱》,快到七一时就谈《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抓好教师职业道德》等,这些题目不是不可以写,而是我觉得作为一个一线的教师来写,写得比较吃力。因为这么大的题目,没有一定的理论素养是不好把握的,而理论素养又往往是一线教师最薄弱的环节。于是,这些老师投来的这类文章命中率最低。一是题目太大了,写几十万字也不过分,你用千把字,能写成过什么样?再则,这类教师写文章,不是从个人的实力出发,感受出发,优势出发,而是更多的追热点,跟形势,走捷径。其实,他不知道,肚里没孩子,要生出一个孩子来有多难。假冒的货色,人云云的东西,东拼西凑的内容,一眼就被编辑识破,文章很快就被枪毙了。所以,一线老师写文章,应时而动可以,但一味投机不行;从小问题着手可以,宏现大论少作。求全求大,蜻蜓点水。有些教师写文章,总想把题目弄得有份量些,字数多些,听起来有派头些。如写班主任管理经验,就写《班主任的管理谋略》;写教改文章,也很吓人,《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关于学生高分低能的探索及思考》《新课程改革带给教师的挑战及出路》《学校德育危机及其改革》等等。应该说,这些教师是有一定思考的,对他所思考的问题也有一些新的想法、心得,但由于题目取得大,所以往往写起来就得面面俱到,全面而系统,结果,每一个问题大都是一带而过,蜻蜓点水。本来自己那点心得还有点份量,如果放在一杯水里,还有些味道。结果就像一粒糖丢在了大河里,一点甜味也尝不到了。所以,老师写作,最好取其一点,深入思考与探讨,小而深,小而新,才有扬长避短,才有发表市场。平凡琐碎,缺乏提升。有些教师写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中事,篇幅也不长,千来字,读来真实亲切,但遗憾的是没有将自己描述的现实提炼,而是完全平平淡淡地讲出来。你想,有多少教师投稿?每天发生多少教育事情?为什么就要选你的呢?其实,写文章也像画画一样,优美的画面让人赏心悦目,但生活中哪里处处有这样的场景?写文章也一样,真实是前提,但在真实的基础上要浓缩,要提炼,要升华,一年365天,也许只有一天发生的事才有写出来发表的价值;从教十来年,写出来的经验也许就千来字;上过百堂课,真正值得回味的就那么三五节甚至是三五节中的几个小片段。所以,老师写文章,要懂得取舍。精华留下,其他舍去,就像雕塑,把多余的去掉,剩下的就是艺术品了。否则良莠不分,精粗混杂,何以脱颖而出?教师写作精选的话题其实,教师写作,还是很有优势的,最大的优势就是教师生活在第一线,离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最近,每天接触几十个孩子,五年十年教下来,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孩子。只要你是个有心人,用心捕捉教育鲜活事例,你就有写不完的素材。在这方面,做到最好的是前苏联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在一所乡村中学教了一辈子书,当了几十年校长,写了几十本书,著名的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爱的教育》等,这些书都是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对自己身边活生生的事例的提升与总结写出来的。如《难教的孩子》,就写一个学习落后生的种种不良表现,但是,注意这个但是,在写出了这个让教师头痛的孩子种种不良表现之后,他调杳走访了孩子的家庭,思考并寻找了导致孩子学业落后厌学的深层原因,并据之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这种对策对我们的教师以后帮助后进生不无参考、借鉴与启迪作用。这样的文章,你能说他没价值么?相比之下,我们读到的转化落后学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