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成员之学习心得体会专题成员心得体会一、严琰:一次际遇一场改变一段旅程暑假对于学生而言总感觉是一种解放,一种离开了书海的约束后,转身奔跑向自己的自由世界。作为读完大二即将大三的我,有了去年暑期社会实践的独有经历,带着团体的报告,前赴首都清华答辩,也为自己留下了不无遗憾的记忆。正因为有了去年的成就满满,也尝到了团队的艰辛不易与优越,因此今年夏天,作为队长的我组建了这支心随三农·失不贫志实践团队,在成功申请到大创项目后,也在学院的年度实践策划大赛中获得奖项,不为荣誉光环所耀眼,也要尽最大之力到达成功之彼岸。雄心满满地带着团队出发,也期望收获一段难忘的回忆与旅程。汽车前行的方向是苏中北——南通,120公里的路程,接近两小时的行驶,虽然路途不远,在车厢中仍然回荡着队员之间侃侃而谈的笑声与欢乐。调研之地到达,紧凑的日程也正式提步,隔着不相通的南北方言、适应着当地炎热干燥的环境,团队一路艰辛走访一个又一个社区点。这期间有成员们耐心聆听的双耳与诉说的声音,有互相依偎的肩膀也有连续几晚同住一屋的情谊。调研在我看来更像是感情的磨合和友谊的见证。所以我感谢这次际遇,让本不熟悉的彼此相聚相伴。团队中每位成员各司其职,我们这一支由社工专业组成的团队各有所长。有自带高清拍摄+写稿力up的领队,逻辑敏锐的实践部长,亲民感爆棚的小蓝和宣传能量无穷的曦。而我在其中扮演的是承担分量较为重的队长一职,加之宣传能力一直为长,因此团队中撰写稿件与全程摄影、后期投稿与发表同样由我来承担。相比于去年刊载的文章,今年的自己似乎有所进步。在撰写团队稿件的过程中,不仅视其为任务,更是一种记录日记的自然之笔触,因为这些我用键盘敲打下的路线都是我们每日走过的泥泞与蜿蜒。也许是笔触更有感动与深意,我们的投稿也成功得到了当地社区的回应,挂在他们的官方网站上。除此之外,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人民网、中青在线、当代第1页共6页大学生网等都有我们团队的痕迹。当然,这也离不开团队的协作与配合,使得我们作出了显著的实践成果,也使得宣传遥相呼应。做社会实践团队,我是头一次以领队的身份加入其中。也是这个角色赋予了我从未体验过的感受与记忆。领队是一种身份更意味着责任与担负,日程安排上要进行详尽地安排,团队组建上要协调个体之间的关系,安全利益上要保证每位成员的安然无恙。这一点,我需要反思地是在出发之前未能全考虑为成员们买上人身意外险。而团队也给予了我足够的信心与勇气,所以队长一职更让我在原有的轨迹上作出一番跳跃,那是一种改变,而我相信那是质的提升。二、张洁文:细心体验,从心出发暑期社会实践是每个大学生必经的锻炼,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一次与社会的亲密接触,无论选择地在哪里,选择的方向是什么,调研方法如何,只要我们热情投入,不忘最初的目标,做好该做的工作,便是一个好的调研、一副成功的作品,也是属于自己的一次大学生活的小体验。艰辛准备路首先在选题上,我们很快就确定了,失地农民的心里适应性问题,这是一个我们平常课堂中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同时也因为失地农民在东部地区较发达地区比较常见,可以利用地理优势,也就确定了这一主题。接下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问卷设计、访谈提纲的设计,还有调研地的选择,因为我们没有前期的调研,也很少接触到这一类的知识,所以一方面是靠文献的查阅,另一方面还有专业老师的帮助,问卷设计最初考虑到被调查者的感受与文化水平,我们只是设计了一些简单的问题,问题数量也不多,只是把所查阅相关资料与课堂上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整合与处理,但是分析了每道题背后所包含的信息后,得不出一些更深层次的后期分析信息,为求更好,希望有说服力,不想敷衍,我们进行多次再修改问卷的工作,共同讨论,共同修改,综合团队意见,最后再送指导老师修改,问卷很明显提升了一个高度,一个问题所包含的信息量也大大增加,问卷设计稿最终敲定。访谈提纲的设计又是一轮反反复第2页共6页复的编写,针对不同的访谈对象,不同的访谈要点,层次性与深度要求的访谈问题。虽然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争执,甚至是有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