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省工商局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顺应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扎实工作,锐意创新,在服务经济发展、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消费维权水平、加强队伍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一)积极服务经济发展。一是简政放权促进市场主体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有关政策,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条件,放宽经营范围登记。下放注册登记权限,将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下的企业登记权限下放到XX县区分局,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由企业本着就近、便利的原则自主选择到市局或者XX县区分局注册,外地企业法人在xx市区设立的分支机构由所在地XX县区分局注册登记。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内资企业27967户,同比增长16.88%;外资企业286户,同比增长3.62%;个体工商户158813户,同比增长14.14%;农民专业合作社1588户,同比增长47.03%。二是推进商标战略深入实施。按照《XX省著名商标认定与保护办法》,指导十余家企业进行XX省著名商标申报工作。加大国际商标注册力度,鼓励株洲企业创立国际品牌,引导我市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精心指导xx县米粉、茶陵生姜、炎陵白鹅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xx县米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初审,并进行公告。发挥株洲商标网的宣传主阵地作用,大力宣传新《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及时传递株洲商标工作信息动态、商标战略实施情况,介绍株洲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XX省著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发展状况。三是支持广告业健康发展。积极指导湖南工业大学申报省级广告产业园;指导株洲电视台调整广告思路,增加广告形式,拓宽广告领域,提高广告艺术,目前该台已成立两个广告经营公司,确定新的经营模式。四是“个转企”工作成果显著。1—5月,全市共完成“个转企”1160户,占全年总任务数77.3%,第1页共3页提前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二)强力推进市场监管。上半年,全市系统共办结各类违法案件201起。一是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整治成效显著。以家用电器、家装建材、日用百货、服装鞋帽、通讯器材、汽车配件、儿童及婴幼儿用品等商品为重点,通过日常巡查、重点抽查、突击检查等方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截至目前,共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38件,案值210余万元。其中查扣假冒“华润”涂料570罐,案值10余万元;查获假冒“怡宝”饮用纯净水170箱,这两起案件均作为典型案例被国家工商总局政务信息网刊载。查处的假冒“周六福”珠宝首饰案件,案值高达177余万元,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二是红盾护农行动深入推进。认真部署和安排农资市场监管系统信息收集与登记工作,扎实推进农资市场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已提取市场主体信息1097条。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执法,认真开展农资质量监测。截至目前,全市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18人次、执法车辆86台次,检查农资企业、个体工商户1100户,发放宣传资料1200份,抽检种子、肥料样品共49个,立案查处违法农资经营案件19起。三是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力度加大。把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广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法涉性、低俗不良广告作为整治重点,严厉查处。截至目前,全市系统共立案查处虚假违法广告33起,结案8起,罚没入库16.8万元。加强对电视台、广播电台、期刊、报纸广告发布情况监测检查,市局机关专门招聘一名广告监测人员,加大对媒体广告监测力度,上半年共监测广告2000余条次,口头叫停广告35条,下达责令停播通知书9份,停播广告16条。四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常抓不懈。先后开展了节日市场、豆芽菜市场、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等多项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15100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83700户次,检查各类市场2830个次,立案查处食品案件29件,捣毁食品制售黑作坊5个,查获假冒伪劣食品2140公斤。五是竞争执法工作不断加强。以电信、银行、保险、水电气等公共服务行业限制竞争行为为重点,大力开展竞争执法工作,共查处商业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