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球与传球教学反思陈纯毅本课选用的教学内容——篮球教学,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固定篮圈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篮球赛攻防频繁,技术动作多样,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运球、传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之一,是个人进攻的重要技术,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运球、传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运球、传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运球、传球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提高运球、传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学习篮球战术配合和教学比赛,以及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区一级高中,实验高中高二年级,共60人。学生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善于学习的能力,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设疑、讲解、示范、启发、创新和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与形式,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我将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成三步份:1.准备部分:课堂常规内容,让学生明确课堂的纪律要求,使整节课能够整齐有序地进行。准备活动: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为基本部分的运球练习和传球做好了准备。2.主体部分:篮球:(1)顺时针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逆时针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为了进一步建立运球的动作概念,使学生在传、接球过程中控制好球,本课采用了学生观看教师示范和学生自主模仿练习,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提示和解决问题,如传、接球时的身体姿势、手型、手法和传、接球的运行等问题。着重解决手对球的力量和方向,上、下肢协调配合和运球的视野等问题,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创新、自主练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2)抢运球:进行一对一的“打运球”对抗练习。行进间运球练习:男女分成二大组①男生:利用篮球的运球能力,并结合个人技术能力,进行“一对一”运球突破上篮练习。②女生:原地“一对一”进攻防守练习。给篮球水平比较好的同学有一个展示技术的平台,也鼓励水平一般的同学学会模仿。最后把运球和突破结合在一起。为了使运球技术有一定的升华,特意安排这一练习,这一练习旨在加强学生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发展个性和运球的对抗能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思维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表扬,为下部分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3)运球接力游戏:通过运球接力游戏竞赛,目的是利用运球动作有机紧密衔接,快而连贯,提高运球动作的协调性和连惯性,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学生快速运球跑的能力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以及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2、自选练习:自选练习使学生有较多的选择练习的机会,激发学生自觉、积极、全力投入到练习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运动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练、互帮互学和自评、互评的能力,使学生都学有所得,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1)运球(2)投篮练习。(3)教学比赛(半场)。3.结束部分:原地踏步、手腿放松,使学生达到心静体松的目的。提出存在问题。本课能根据教材的要求,制定较合理的教学目标,课的密度和强度适中,教学中采用不同难度,循序渐进的方法,学生对知识和运动技术基本掌握,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能积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