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及其化合物(限时:45分钟)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B.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C.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D.将钝化后的铝条放入CuSO4溶液中无现象,说明铝的金属性弱于铜【解析】锡、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而易被腐蚀,所以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A正确;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可以是氯水中的Cl2氧化了Fe2+,B错误;Fe(OH)3胶体的制备:将饱和氯化铁溶液逐滴滴加到沸水中至得到红褐色液体,即为Fe(OH)3胶体,C错误;将钝化后的铝条放入CuSO4溶液中无现象,是因为铝条表面的氧化铝不与硫酸铜反应,不能说明铝的金属性弱于铜,D错误。【答案】A2.(2016·青岛质检)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ABCDXFeCl2溶液FeCl3溶液FeNa2SO4溶液YFeCl3CuCl2AlNa2CO3ZCl2FeNaOH溶液HCl溶液【解析】Cl2与FeCl2反应生成FeCl3,A项错误;Fe能与Fe3+、Cu2+都反应,B项错误;Al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Fe不能,C项正确;HCl与Na2CO3反应生成NaCl,引入新杂质,D项错误。【答案】C3.(2016·北京丰台月考)为确定下列久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Na2SO3溶液(BaCl2)B.FeCl2溶液(KSCN)C.KI(淀粉溶液)D.NaOH溶液(盐酸)【解析】A项,Na2SO3溶液变质后生成Na2SO4,二者均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故加氯化钡不能达到目的;B项,FeCl2溶液变质后生成FeCl3,FeCl3遇KSCN变红;C项,KI变质生成碘单质,淀粉遇碘单质变蓝;D项,NaOH在空气中变质生成碳酸钠,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答案】A4.在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屑,反应完全后将固体滤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B.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可能含Cu2+和Fe3+C.若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3+和Fe2+,一定不含Cu2+D.若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铁和铜,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一定不含Cu2+和Fe3+【解析】氧化性Fe3+>Cu2+>Fe2+,加入铁粉后有固体剩余,Fe3+一定不存在;若剩余固体全部都是Cu,溶液中还可能有Cu2+,也可能恰好被完全置换;若剩余固体是Cu和Fe,则溶液中不可能有Cu2+。【答案】D5.在含有FeCl3和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白色沉淀不含BaSO3B.溶液的酸性减弱C.白色沉淀是BaSO4D.FeCl3全部被还原为FeCl2【解析】在FeCl3和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后,发生反应为2Fe3++SO2+Ba2++2H2O===2Fe2++4H++BaSO4↓,过滤后,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反应后溶液中存在大量HCl,所以沉淀中不可能含有BaSO3,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知,反应生成了H+,所以溶液的酸性增强,B错误;氯化铁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的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BaSO4沉淀,C正确;通过以上分析知,溶液中氯化铁完全被还原生成氯化亚铁,D正确。【答案】B6.某溶液中可能存在Fe3+、Fe2+、I-、HCO、Cl-、NO六种离子中的几种。现进行下列实验:①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②另取少量原溶液滴加盐酸,溶液的棕黄色加深。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I-、HCOB.Fe2+、HCO、NOC.I-、HCO、Cl-D.Fe3+、I-、HCO【解析】实验①说明溶液中含有Fe3+,则I-、HCO不存在;实验②说明Fe3+浓度增大,则说明NO、Fe2+存在;Cl-无法确定。【答案】A7.用黄色的FeCl3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现象及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加入FeCl3固体溶液变成红褐色FeCl3的水解程度变大B加入等体积水溶液颜色变浅c(Fe3+)变小C加入足量Fe粉溶液颜色变成浅绿色2Fe3++Fe===3Fe2+D将FeCl3溶液微热溶液变成红褐色水解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