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校高二历史必修班自主学习导学单编制:顾灵玲审核施永丽编号:使用日期:月日海门实验学校2012——2013年寒假历史必修导学单一、主干知识回顾自主背诵必修三第一、二单元二、默写巩固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他的民本思想主要有哪些?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有着怎样的作用?2、孟子和荀子在民本思想和伦理观方面分别有怎样的主张?3、老子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吸收了哪些思想加以改造?它为什么能被汉武帝所采纳?提出这一主张的人物是谁?5、汉武帝兴办太学的作用有什么作用?6、提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的人物是谁?他们认为探究理的途径是什么?7、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家是谁?他在学术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8、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既是真理“的人物是谁?他认为获得理的方法是什么?9、心学的集大成者是谁?他的观点吸收了佛教的哪些思想?在认识论上,他提出了怎样的学说?10、李贽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反映了什么时期的要求?11、黄宗羲的政治主张和民主思想分别是什么?有着怎样的意义?12、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是什么?有何作用?13、普罗泰格拉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来强调人的价值?这一主张有着怎样的积极作用?14、“美德即知识”是由哪个思想家提出的?这一思想家对哲学有什么贡献?15、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核心思想的内涵是什么?16、马丁·路德在抨击教皇和教会方面有哪些思想主张?17、认为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的启蒙思想家是谁?这一思想家主要的代表作有哪些?他在启蒙运动中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18、孟德斯鸠的哪些思想主张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19、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20、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总结的思想家是谁?他是哪个国家的?他的思想主张有哪些?三、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实验学校高二历史必修班自主学习导学单编制:顾灵玲审核施永丽编号:使用日期:月日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董仲舒B.程颢C.朱熹D.王阳明2.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3.“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4.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以法治国D.兼爱非攻5.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6.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有教无类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D.经世致用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8.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A.“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人伦者,天理也”9.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A.董仲舒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10.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