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五上年级美术学科1课题6、水墨山水画总课时2备课戴圣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水墨山水画的笔墨技巧。掌握山石“勾、皴、擦、染、点”的基本方法和树木“点叶”多样方法,以及山水小品的表现形式。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讨论、游戏、练习等教学活动,体验水墨山水画欣赏表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感受水墨山水画意境之美,提升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山石“勾、皴、擦、染、点”的基本方法以及多种“点叶”的方法。教学难点:感悟水墨山水画的笔墨、虚实、意境之美。教具教师准备:毛笔(狼毫、羊毫)、各类纸材(生宣、毛边纸、元书纸等水墨画纸)、调色盘、墨汁、毛毡、笔洗、抹布、镇纸、PPT课件、实物投影仪、作业展板。学生准备:毛笔、调墨盘、洗笔桶、抹布、毛毡。一、导入揭题(一)游戏导入1.PPT课件出示游戏规则:看视频,抢答。2.PPT课件播放《富春山居图》视频剪辑,学生观察。3.PPT课件出示问题,学生抢答。设置问题:(1)用一个词语说说看过的感受。(2)视频中出现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时,教师可逐个板书,并将“山”“水”两字突出。)(3)画面用()工具画的?(毛笔、墨汁……等水墨画工具)(4)这些画叫做()画?(学生回答时:教师课适时板书“水墨”“画”)(5)出现过这些“笔墨”吗?(墨线、墨点、墨块,干、湿、浓、淡、焦?)(教师适时板书“笔墨”技法)4.教师小结,并适时板书。(二)讨论揭题1.PPT课件出示问题,学生讨论。问题:你认为这样的画叫做水墨风景画还是水墨山水画?说说理由?(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大胆表述各自理由)二次备课22.揭示课题:水墨山水画,并板书。(揭题环节要根据本班答题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调整揭题时机。如果学生讨论结果多数倾向“山水”上,教师即揭示课题水墨“山水”画。如果学生讨论无确切结果,可将“水墨山水画”及“水墨风景画”并列出示,带着疑问进入新授。教师根据教学进程,灵活地选择揭题时机。)二、欣赏互动导语:各位同学!今天咱们也来效仿古人,神游于天地之间,一起感受大自然的丰盈吧。(一)观察比较1.PPT课件出示图片和问题。问题:①屏幕上出现了几幅“画”?(一幅,图1是摄影)②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表现内容相似,都是“自然风光”)③用一个词语描述观察图1的感受。(逼真……)风景④用一个词语描述观赏图2的感受。(意境悠远……)山水2.学生观察讨论,回答问题。3.教师小结,并板书。(二)讨论发现1.PPT课件出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从“风景”到“山水”,画家是怎么做到的呢?2.PPT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师生互动讨论。眼:观察、发现(形态)心:感受、提炼(虚实)手:取舍、表现(笔墨)意境之美3.教师小结:画家摄取风景中最精华的部分,创造出山水画的意境。(板书)(三)访问艺术家、儿童美术馆儿童水墨山水画作品①PPT课件:出示陈子庄山水及儿童山水画作品,学生欣赏。②教师小结:同样的山水,各个画家都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呈现不同的意境。三、示范练笔导语:我们就从一石一涛,一草一木,开始我们的水墨山水画之旅3吧。(一)山石的画法1.教师出示图1,请学生观察思考。问题:山石完成没有?还缺少些什么?有什么小建议?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此环节设置问题,启发学生仔细观察。通过自主发现,找出画山石的过程和方法。并引出“皴擦”概念。)3.教师示范:山石“皴”的技法。(示范“皴”法时,提问:如何用笔?墨量、水量多少?教师可以边画边互动。)4.PPT课件视频演示:播放“山石”的点染的完整过程。5.教师小结,归纳方法,并板书。勾——形象、姿态——湿皴——纹理、结构——干擦——毛燥、质感——干染——色泽、整体感——湿点——苔草、生机——浓6.PPT课件出示各种山石以及大师作品中山石细节图,学生欣赏。7.教师小结:大师这样画,你能怎样画山石?想一想。(二)树叶的画法(点叶)水墨画树三年级已经学过,为避免重复,本课教学主要关注水墨画树中不同的点叶方法。1.PPT课件视频播放:大师及学生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