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在召唤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田野在召唤第4课时执教日期三维目标1、能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2、认识渐强、渐弱符号,感受它们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学会运用。3、掌握开放高音孔的竖笛演奏技术,能完整地吹奏《红蜻蜓》。4、通过竖笛、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美好品德,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难点:1、渐强、渐弱符号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2、开放高音孔的竖笛吹奏技术。教学用具钢琴、VCD音响、竖笛等。学程预设导航策略调整反思一、教学过程一、学生简单讲述自己童年生活片段,导入歌曲教唱。二、歌曲《红蜻蜓》教学:1、听范唱,感受歌曲旋律特点及情绪。学生分析“渐强”“渐弱”记号在范唱中的运用。3、随音乐视唱歌谱。(1)第一声部视唱。(2)第二声部视唱。(3)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4)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5)一半学生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学生唱第二声部。4、填入歌词演唱。巩固声部旋律,轻声演唱歌词。分析歌词含义,用真挚的感情演唱。一教学过程一、请学生简单讲述自己童年生活片段,导入歌曲教唱。二、歌曲《红蜻蜓》教学:1、听范唱,感受歌曲旋律特点及情绪。2、师:范唱中,你觉得演唱的怎么样?为什么好听?引导学生分析“渐强”“渐弱”记号在范唱中的运用。3、随音乐视唱歌谱。(1)第一声部视唱。(2)第二声部视唱。(3)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4)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5)一半学生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学生唱第二声部。4、填入歌词演唱。(1)巩固声部旋律,轻声演唱歌词。巧妙运用“渐强”“渐弱”的方法演唱。自然、和谐地合唱歌曲。生动地表现歌曲意境。(1)学生轻声合唱,(2)一学生领唱第一段,其余学生合唱后两段。三、竖笛《红蜻蜓》教学:高音mi和高音sol的吹奏技术:开放高音孔学生练习单音吹奏学生练习吹奏旋律,注意换气记号;老师指导。学生完整地吹奏乐曲;老师针对学生吹奏情况,指出改正意见,再次吹奏。四、合唱与竖笛:大部分同学合唱歌曲《红蜻蜓》,选吹得较好的同学伴奏。体验人声与器乐声合作的良好效果。(2)分析歌词含义,用真挚的感情演唱。(3)巧妙运用“渐强”“渐弱”的方法演唱。5、生动地表现歌曲意境。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选班里舞蹈基础好的学生表演舞蹈,其余学生轻声合唱。三、竖笛《红蜻蜓》教学:1、老师范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高音mi和高音sol的吹奏技术:开放高音孔四、合唱与竖笛:大部分同学合唱歌曲《红蜻蜓》,选吹得较好的同学伴奏。体验人声与器乐声合作的良好效果。五、引导学生珍惜同学间的友谊,在音乐声中结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