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快乐学作文眉县实验小学赵月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好之,形式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才会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以学习为乐。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观察、理解、分析、表达等能力都处于起步阶段。“万事开头难”,教他们学作文确非易事。我们应该看到,好胜心特强,意志力薄弱,情感丰富,注意力易转移是儿童的一般心理特点。因此,我认为教低年级学生学作文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教他们快乐学作文。一、感受生活乐趣,激发写作愿望。我自己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自己被某件事情激动着时,便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想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告诉别人,与他人共同分享。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但是孩子们有强烈好胜心和表现欲,只要教师善于启发和引导,久而久之,便会成为一种强烈的写作欲望,他们自己会觉得“非写不可”。这是指导学生快乐学作文的最重要的一步。一个春日,我带学生去春游。春光丽日、绿草如茵、百花争艳的季节,孩子们一路上蹦蹦跳跳,快活得象一群小鸟。为了培养孩子们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这次春游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收益,我就为他们坐骑了义务“导游员”,向他们介绍沿途的自然风光,让学生在眼可见、鼻可闻、手可摸的大自然中体会那嫩绿的树叶、草叶上跳动着的生命的活力;欣赏那百花争艳、百鸟齐鸣的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受到大自然的美的熏陶和感染,他们沉醉于美好的春光之中了......在学生兴致勃勃的畅游中,我建议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丽的春光和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愉悦,并即使引导学生“注意”选好观察点,重点观察几个“景点”,如田野、果园、小河等,要看清楚这些“景点”的景物和这些景物的不同特点。此后,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都较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二、联系生活命题,保护写作热情。“面对文题无话可写”是低年级学生作文教学一大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时一定要熟悉学生生活,在学生熟悉的生活范围内命题校本教研个人研究课题总结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和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如七、八岁的孩子都对小动物感兴趣,我就让他们仔细观察,然后把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写下来;孩子们从小就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是他们最亲也是最熟悉的人,我就指导他们写《我的妈妈》;星期天,总是孩子们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他们当然愿意老师同学分享他们心中的快乐,于是,我就引导他们写《快乐的星期天》等等。这些习作题目要求所写的内容都是孩子们熟悉的、感兴趣的。这样孩子们便从心理上对作文产生了“愉悦感”,对老师的指导、要求也就乐于接受。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孩子门就会努力写他们熟悉的人和事,写作热情同时也得到了保护。为了拓宽命题范围,我还有意识地去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动植物,观察家乡一年四季的景物变化,了解家乡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儿等。三、精选范文引路,从“仿”到“创”。小儿咿呀学语,总是从学大人的话开始的,只有当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口语基础后,才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情感。低年纪学生出血作文也是这样,如果不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供学习和模仿的样子是很难写好作文的。几次作文不成功,就有可能使他们丧失自信。因而,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先指导学生去读别人的文章,照着优秀的习作去仿写。仿写不是照抄,可让学生参照老师提供的范文先搭起文章的“框架”,然后去写自己熟悉的内容。待学生通过仿写习作,基本掌握了一般记叙文的写法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学习“创作”(独立习作),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如学习了《大熊猫》、《松鼠》等文后,我让学生仿照课文写法写他们熟悉、喜爱的一种小动物。学生通过2-3篇仿写习作,基本掌握了从外形和生活习性两个方面写小动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与仿写不同的要求,如《我家的***》,要求学生把它们与人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适当增加了难度。四、积极推荐发表,感受成功之乐。成功常使人产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