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自主合作”课堂模式教研活动第四节氨硝酸硫酸课题1氨的性质与铵根的检验【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2.认识氨气、铵盐的化学性质,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的方法。知道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3.认识氨在生产中的应用【活动过程】活动一.通过实验认识氨的性质1.阅读材料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结合课本P97页,回答下列问题:⑴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⑵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⑶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2.实验⑴成功关键:烧瓶干燥、密封在右图的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预先滴入少量酚酞试液)的烧杯。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可以观察到。分析上述实验的现象,思考:为什么会形成喷泉?溶液变红的原因及可能得出的结论。分析:NH3溶于水的过程,讨论氨水中有哪些分子、离子存在?实验⑵用小试管取2mL上述实验⑴烧瓶中的红色溶液在酒精灯上不断加热。可以观察到。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及可能得出的结论。上述两个实验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实验⑶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浓氨水,靠近(不接触),可以观察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现象。活动二.探究铵盐的性质与铵根离子的检验1.铵盐性质的探究⑴阅读资料NH4HCO3是常用的氮肥,俗称碳铵,有一农民看到买回的碳铵袋子有些脏,于是蘸水擦了擦,回去以后发现化肥有些发潮,于是将它放到太阳底下晒,晒过以后,觉得肥料好像变少了。由上述材料你能推测出铵盐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由此得出,这种化肥在储存、运输时应该注意什么?1“361·自主合作”课堂模式教研活动⑵用试管加热少许NH4Cl晶体,可以观察到。思考:试管壁上附着的固体又可能是什么呢?如何形成?⑶在试管中加入少量(NH4)2SO4溶液和NaOH溶液,在试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加热后,可以观察到。上述实验说明了铵盐可能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根据上述性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鉴别硫酸钠和硫酸铵固体。3.应用有关性质探究NH3的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里,常用铵盐和碱加热的方法来制取NH3。铵盐不能用NH4NO3和NH4HCO3,因为加热过程中NH4NO3可能发生爆炸性分解反应,发生危险;而NH4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CO2,使生成的NH3中混有较多杂质。一般选用消石灰Ca(OH)2,但不能用NaOH和KOH代替,其主要原因是:NaOH、KOH具有易湿性,易结块,不利于产生NH3;且NaOH、KOH在高温下能腐蚀玻璃管。⑴写出NH4Cl和消石灰固体共热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结合初中所学:固+固加热制气体的装置,并画出该实验的简易装置图。⑵干燥NH3不能选用CaCl2,是因为CaCl2与NH3反应生成CaCl2·8NH3。那么,能否选用浓硫酸?说明理由。⑶如何收集所制得的NH3?⑷如何检验收集到的NH3?活动三.氨在生产中的应用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于氮肥工业及其它化工产业上(如:制纯碱、硝酸),常作制冷剂。在一定条件下,NH3可与O2反应,①先被氧化成NO,②NO进一步被氧化成NO2,③最后用水吸收NO2生成HNO3。写出以上过程的化学方程式。①NH3生成NO②NO生成NO2③NO2生成HNO32